阅读历史

第48章 罗布烤鱼

作品: 天山的炊烟 |作者:轻雨初晨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03-04 14:23|

九桃小说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因为村里目前来参访的游人不多,鞑靼为他们一人安排了一间小屋。虽然空间并不是很大,但床铺一类的生活用品都是崭新如初,并不像某些乡间小旅馆那样,脏乱差到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

马辉一行人放下行李后,鞑靼又将他们带回了广场,这才回去继续忙弄自己的事情。

眼下正值晚饭时间,这片广场就是罗布村人的厨房也可以说是食堂,罗布人的烹饪吃饭都是在这里。

罗布人作为疆省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千百年来在塔里木河边以捕鱼和狩猎为生,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虽质朴但充满了神秘色彩。

王守德介绍完毕后,转身询问着马辉等人:“那你们是跟着我去吃烤鱼呢,还是打算先在这附近逛逛?”

“我现在没胃口,我还是先去转转吧。”陈娟吐着舌头道。

潘明闻言,变戏法般地从布兜里掏出了一架德国制造的照相机,谄媚道:“那我跟你一起去,正好帮你拍照。”

陈娟刚想答应,马辉抢先一步说道:“你就给我过来帮忙,这么晚了,你去拍什么照?让陈娟自己去逛逛。你一个大男人,又是学厨的,过来搞烧烤。”

“我这可是高级相机,天黑才能显示出它的本领……”潘明狡辩着。

“小伙子,你是学厨的?好嘛,咱过来切磋切磋!”王守德听马辉这么说,当即对潘明产生了兴趣,说什么也要拉潘明过来切磋几招。

潘明一急之下,本想拒绝,但陈娟的一句话彻底让他放弃了这个念头:“潘哥,你就和小马哥他们去吧,我自己去逛逛,明儿你再来帮我拍照呗。”

陈娟都这么说了,潘明哪还有坚持的道理,迅速变脸拍着胸脯点头:“既然娟妹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来展示自己的厨艺,一定让娟妹吃上美味的烤鱼。”

马辉见潘明此般模样,心里好气又好笑,摇着头和王守德将潘明带到了一处空着的小棚子里。

这处小棚子是场地里唯一的一个空棚子,隔壁就是鞑靼一家人,而另一边则是一位独身老人。

“得嘞,这个位置刚刚好,潘小哥,你瞧见那边那个老爷子了么,他就是我的目标之一,人家可是罗布村寨有名的烹饪能手,烤起来的鱼那叫一个香,一会要不要和我去套套近乎?”

原来是遇到了高人,怪不得王守德出奇地兴奋。马辉盯着老人家的一举一动,回想起了师父介绍罗布烤鱼时的内容。

因为“依山靠山,依水靠水”的观念,罗布人尤以塔里木河捕获的烤鱼为主食,它是用疆省特有的沙漠卫士——红柳作为燃料和烤鱼串。因而味道特别的香,既有普通烧烤的香味,又有红柳的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古法烤鱼,罗布人特有的手艺是沿鱼腹剖开但鱼脊相连,用细的红柳枝将鱼展平,像插上新的肋条,粗红柳枝一端沿鱼脊肉穿过,另一端就插在沙土里。

像是张开了翅膀的鱼压弯了红柳,正好被一小堆燃烧的枯胡杨烘烤。

除了盐,要是撒了其他调料,就不是罗布人的烤鱼。

红柳作为烧烤的燃料和架鱼串;只能用盐,不能用别的调料。这两点马辉尚且还能理解。

唯有那古法师父也只是简单地说了一点点,具体如何操作,师父也无从得知,也无从考证。

像这类古法还得看罗布老手艺人的亲自操作!

刚好马辉还没有自报家门,他完全可以做一个对厨艺一窍不通却又充满兴趣的旁观者,悄悄摸索过去,进而偷师学艺。

倒是这潘明牛皮吹大了,被王守德要挟着开始收拾着工具,准备处理鱼肉。

所谓自己吹的牛皮跪着也要接受。潘明无奈地跟着王守德厚着脸皮去隔壁鞑靼的棚子要来了四条鱼。

“这样,潘小兄弟,咱就先一人半条鱼练个手,我看我手里这条鱼够大,就他了。”

王守德说罢,取来砧板和刀,先比画了一下鱼的大小和最佳下刀处,而后轻吼一声,自鱼头处迅疾下刀顺势横拉。电光火石之间,一条鱼便被开膛破肚,切成了两瓣。

“这沙漠地区干燥,鞑靼他们都是现捕现烤的,捞上来就去鳞去内脏了,也不知道他们这么处理的,能不切开鱼肚就把鱼的大部分内脏清理出来了。”王守德说着,顺手用刀掸去了鱼内残存的内脏,又从中线将鱼分成了两块。

王守德将鱼的另一半分给了潘明:“小伙子,来吧,不怕你烤坏。”

潘明硬着头皮接过鱼,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见王守德用红柳开始搭烤鱼架子,也有样学样地抱来了一堆红柳木枝。

然而,潘明连搭了四五次,搭出来的烤鱼架要么过于松散,一碰就倒,要么过于紧实,以至于没有了放柴火的空间。

最后,潘明只得找来一条红柳木,歪歪扭扭地顺着鱼脊穿过,又欲盖弥彰地讪讪道:“我还是用最简单的方法烤鱼吧,用架子不方便。”

王守德瞟了眼潘明手里那插得歪歪斜斜的鱼肉,笑而不语,丢过来一盒火柴让潘明点燃了红柳木。

潘明笨手笨脚地连擦了好几只火柴,终于是将红柳木燃起了火。随后他举起烤鱼串,有模有样地烤起了鱼。

倘若是不知道的外行人,还真以为罗布烤鱼就是这么一回事呢。

反观王守德这边,熟练地将烤架搭好后,又去侍弄烤架下用来做燃料的柴火。

将柴火镂空了些后,王守德找来了一枝弯弯曲曲的长木,仔细地将鱼插在了上面。最后,他找来几根小木条将鱼安安稳稳地固定住,这才点燃了柴火。

旁观的马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转身来到了另一个棚子下,观摩起了那罗布老人做鱼的手法。

罗布老人似乎是察觉到了马辉的偷师行为,也不遮掩,反而大方地将自己的一举一动完完整整地展现给马辉看。

像他这样的老手艺人,搭烤架,串鱼片,架鱼点火等一套流程做得那叫一个细腻丝滑。未等马辉看出个所以然来,罗布老人就已经架好了鱼,开始燃火烧烤。

罗布老人搭的烤架错综复杂但效率出奇地高,可以同时烤十来条鱼。并且马辉还注意到在罗布老人点燃柴火之前,烤架下就已经堆有一些貌似是红柳木燃烧过后留下的灰烬。

这些灰烬肯定不是之前烤鱼时留下的,否则沙子定会将其淹没,显然是罗布老人因某些目的特意留在了那里。

恰好此时王守德也走了过来,马辉虚心请教问道:“王守德,您知道这老人家在烤鱼前堆在地上的那一堆灰烬是做什么用的吗?”

王守德挠了挠头,一本正经道:“灰烬?那不是红柳木燃烧后留下的灰么,应该是老人家之前烤鱼留下的吧?”顿了顿,王守德又不好意思道:“应该也不是,常理来说,为了让红柳木充分燃烧,是个人都会清理一下堆火的地方,不可能留下这么多灰烬。”

“没准这就是罗布烤鱼精髓之所在……”马辉呢喃着,欲想上前问个清楚。

然而,马辉刚迈出一步,却被罗布老人伸手示意,摆明了让马辉请勿靠近。

原来,罗布老人烤完了这一堆还不死心。又抱来了另一堆红柳木,如法炮制地编制了新的一堆烤鱼架。

老人故意将烤鱼架中间留出了个空,这才转身从身后不远处的沙地里抛出了五六条塔里木河鱼。

“敢情他们的鱼捞上来后是用这种方法去内脏的啊。”王守德瞧见老人的做法,不由地张开大嘴目露震惊。

马辉瞧见王守德这般模样,扭头刚好看见老人正用一条粗细适中的光滑木棒去除鱼内脏。忽然间他就想明白了。

罗布人将鱼从水里捕捞出来后,并不会用人们熟悉的方式改刀去鳞去内脏,而是埋入沙地里。因为鱼从水里捕捞出来后,会因为缺氧而活蹦乱跳,埋入沙地里仍然会保持一段时间的活跃,而沙地质地紧密,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如此埋上一段时间后,鱼体内的内脏会因压力的作用下,逐渐松软。

等到饭点要烤鱼时,将鱼从沙地里取出来,用木棒从鱼嘴里插进去再取出来,便能将内脏一并带出。

而沙地藏鱼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能保证鱼类的新鲜。

马辉想明白后,不由对罗布人的智慧产生了敬意。

罗布老人清理掉了鱼内脏后,用刀轻轻剖开了鱼肚将鱼分成了两半。之后就是老人熟练的串鱼时间了。

然而,罗布老人并没有如马辉和王守德所想的那样,串好鱼就开始点火烧烤。而是先在红柳架中点燃了一小撮柴火,再将每条鱼从之前留出的空隙中伸进去,于小火中轻轻燎烤了半分钟左右。

原来之前看到的灰烬就是这么来的!马辉内心又是一惊。

如此小火燎烤,其目的和烹饪中的焯水这一环节相似,都是去腥遮味。想必罗布老人在将鱼串在红柳木上时,早已撒过了一大把盐,盐在鱼身翻转时会有部分掉落在灰烬中,等到之后的大火炙烤,红柳木燃烧时释放的不只是红柳香,更有夹杂其中的盐香。

为了确定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马辉稍稍往前倾了倾,闭上眼睛深吸了一下。果然,有一股浓郁的咸盐味自那鱼堆中散发出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天山的炊烟 九桃小说(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