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四章 解锁雷达站

作品: 抗战:我的系统能暴兵 |作者:极品石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10-12 10:36|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张超羣其实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差点就脱口而出。

他本想暗示姬星武,如果有朝一日金陵方面消极抗战,让姬星武率128团投诚。

但这显然不成熟,就算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名,要人家把正规军变成叛军,也太强人所难了。

即便姬星武愿意,128团愿意吗?

张超羣终究是连暗示都没有暗示。

看来,还是得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啊!

“姬团长,如果有一天战局糜烂,事不可为,我这里还能成为128团的退路,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姬星武一怔,随即喃喃道:“我知道,但我不希望有那么一天。”

“我也不希望。”

两人皆是心情复杂,对望一眼,久久不言。

姬星武回鹿沟桥镇上了。

张超羣打起精神,继续规划自己的地盘。

三个村,对于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来说,始终也就巴掌大的地方,根本不具备战略缓冲。

张超羣将目光瞄向了更远一些的苗村。

因为苗村地处小齐山的山脚下。

如果把方圆数百里的小齐山纳入掌控,那就有了一定的战略纵深,可以长期发展。

即便将来平津陷落,也能以小齐山为根据地,跟鬼子周旋下去。

张超羣不信,到时候以战云系统的NB,以及自己的空间,还能输给鬼子。

张超羣派李家坳村长李长庚出马,邀请苗庄村长苗兴来联合村做客。

苗兴欣然而至,看到三个村的建设这么好,苗兴心中已经向往不已。

在乌村,原本就以桑蚕养殖为谋生手段为主,张超羣特意从北平购买了新式的纺织机器,在乌村兴建了一个纺织厂,正在盖厂房,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李家坳正在盖大型养鸡场。

各村的农耕田地,也都在兴修水渠。

欣欣向荣,一派繁忙。

交谈中,张超羣惊喜的得知,苗庄有上百户猎户,能进山打猎的好手不下百人。

这可是战训的好苗子!

苗兴被张超羣送入空间战训之后,立即返回苗庄,宣布苗庄纳入联合村。

随苗兴带去的,是三卡车的粮食。

那些是赠给苗庄村民的礼物。

加入联合村的苗庄,人口更多,这是个大村,人口相当于三村的总和。

但即便联合村的人口超过三千,张超羣也能养得起。

系统可兑换的粮价,非常低。

白花花的大米,三千多块钱就能买一吨。

就算村民们饭量大,每人一天消耗一斤米,也才需要五千块不到。这对张超羣的财富来说,简直是每天利息的零头都不到。

更别说村民们本身也生产粮食。

联合村现在地盘剧增,张超羣下令除了继续修路和修围墙之外,把生产重心转移到苗庄。

而重心的重心,在小齐山。

小齐山占地面积大,几百里面积,战争到来的时候,这里就将成为大后方。

就在苗庄纳入地盘的同时,系统给解锁了雷达站!

雷达站比较特殊,不能放在空间里,当然,雷达这种东西放在空间里也没用。

张超羣为了保险起见,选择把雷达站安置在小齐山上。

他实地考察了一整天,才最终确定了雷达站的安放地点。

这雷达站占地面积较大,考虑也很周到,外围有钢铁围墙,而且高达六米。

让张超羣惊喜的是,这雷达站监视覆盖范围,足足有上百平方公里!

连鹿沟桥都在监控范围内!

这个雷达站一建成,张超羣就能直接通过空间里的视野,监控任何范围内的地方。

妥了!

有如此NB的雷达站,抵御鬼子的鹿沟桥战役就更有把握了。

张超羣信心满满。

他让苗兴选拔了两百村民,以猎人为主,扩增了护村队。

现在的护村队人数已经三百了,远比独立营还多。

没错,护村队才是重点。

独立营毕竟是属于国军二十八军的编制,一旦征召,就得服从军令。

可护村队用不着。

因此,张超羣把独立营里的一百名动员兵全部调入护村队。

独立营只留了一百人,而且全是战训过的人员。

四百人规模的护村队,在张超羣不间断的对他们进行战训之下,越来越强。

苗庄这边,也同样的是大手笔的大兴土木,建房盖楼。

因为地处张超羣规划的重要地区,张超羣在苗庄计划建造五十个以上的碉堡。

就连山上,张超羣也没闲着,一个个哨所,碉堡,岗楼,在山上规划出来。

这样的规划,张超羣可不光是为了应对鬼子。

一旦形势不好,他抵御的就有可能会是国军。

所以,除了大搞建设之外,张超羣认为还要培养村民的集体凝聚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村的建设越来越成规模。

这里已经成了一个热闹的市镇。

……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抗战:我的系统能暴兵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