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子可知,今日这等盛会郭家八郎为何没露面吗?”
月上柳梢,华灯初上,大唐王朝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乞巧节。
少男少女、士子任侠都穿上了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坐在了长安城内最热闹的茶楼酒肆中,一边喝着美酒香茗,一边谈论着近日京中发生的趣事儿。
难得朝廷解除一日宵禁,众人也是放松自如地聚在了一起,说说笑笑好不快活。
“一准是又惹了大祸,让老令公禁足府中了。”一个面白的士子轻摇折扇,嘴角噙笑。
这郭家八郎郭映自幼不学无术,倚仗着其父汾阳王的军功混迹于大唐将门纨绔的圈子里,飞扬跋扈、无法无天惯了,经常干些让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之事。
不过,郭八郎在长安城的名声倒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他从不欺压良善、欺男霸女、欺行霸市。
反倒是有一副侠义心肠,路见不平必然拔刀相助。
不论施暴者是达官贵人还是豪商胡酋,只要被他遇上了,他就绝不会袖手旁观。
也因此,他小小年纪就成了京师侠少心中的楷模,众人都将他比作前汉的巨侠郭解、剧孟,愿为其前驱者不知凡几。
除此之外,他还尤为擅长诗词歌赋,号称七步成诗,两年前乞巧节的宫廷诗会之上,他便以一首即兴而作的«秋夕»技压群雄,拔得头筹。
此诗更受到代宗皇帝亲自点评,说其文采斐然,诗风明丽隽永,假以时日必成一代大家。
虽然自那之后,郭映再无佳作问世,但凭借着那首«秋夕»,他也一跃成为了平康坊诸多花团锦簇、丝竹管弦之所的座上宾,更深得那些才情卓越的风尘女子喜爱。
而郭映本身也乐得享此齐人之福,自此便开始了与各色美艳婢妾共饮花酒、游湖踏青、吟诗作画的快活日子,几乎是夜夜笙歌、乐不思府……
“你猜对了,八郎的确是闯了祸被老令公禁足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个青衣士子神秘兮兮地开口。
“不过他这回呀,闯的可不是什么寻常祸事,而是弥天大祸,搞不好连老令公也要被其牵连。”
此言一出,原先叽叽喳喳的酒肆顿时鸦雀无声,众酒客纷纷向那士子投去惊讶且期待的眼神儿,似乎想知晓究竟是怎样的大祸能够危及到被今上尊称为尚父的汾阳王。
汾阳王郭子仪,历仕七朝,四朝元老,两扶王室,勋高一代,乃如今大唐国之柱石。
谁人敢将子嗣所犯祸事牵扯到他老人家头上,活得不耐烦了?
“莫非,八郎是犯了十恶不赦之罪?”一位酒客小心翼翼地问。
“差矣!此言差矣!”
那青衣士子见众人皆屏息静气,显然是都被勾起了浓厚的兴致,便卖了个关子,故意拉长音调,卖弄道。
“八郎此番闯下的祸患,虽够不上十恶不赦,但却也是触怒天威了,怕是难逃责罚……”
“这……八郎到底犯了何事,居然能惹得陛下震怒?”有人听出端倪,急忙追问道。
“据坊间传闻,八郎他昨日当街殴打了一位朝廷命官,这位官员是今上刚刚继位就起复的老臣,已经年过六旬,身负皇命,正要做一件事关大唐江山社稷的大事……”
“此时八郎却把他打得卧床不起,你说……这不是成心给圣人添堵吗?”
青衣士子故作玄虚地说完,便拿起酒壶给自己满上了一杯,仰脖饮尽。
此话入耳,全场哗然。
一位市井屠夫打扮的中年男子不禁皱起了眉头:“八郎行事虽然张狂不羁,但也并非那种是非不分之人,怎会贸然打伤一位朝廷命官?”
“是啊是啊,八郎素来嫉恶如仇,断不至于无缘无故动武,定是那位官员做了恶事触怒了他。”
一群半醉半醒的酒客也跟着附和起来,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听过郭八郎仗剑行侠的故事,心里向往得很。
青衣士子闻言放下酒杯,脸上浮现起一抹戏谑的微笑。
“此事么,倒也确有内情,你们可知,八郎打伤的那位官员是何人?”
“庙堂之上的事儿,我等草民如何知晓……”
“快说快说,休要卖关子!”
一帮子听众早就心痒难耐,见状连忙催促着青衣士子揭开谜底。
“呵呵,既然诸位这般迫切,某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青衣士子抚掌而笑,接着指了指城南,低声道:“那位命官姓韦,单名一个伦字,乃是正四品的太常少卿,不久前,韦伦被圣人拜为了通和吐蕃使。”
城南韦杜,去天五尺,京兆韦氏自本朝开国以来,诞生过一位皇后,九位宰相,自不需要多做介绍。
倒是那通和吐蕃使让一职让众人颇多疑惑,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那青衣士子。
“这通和吐蕃使是个啥官儿?咋听着怪怪的……”
“这通和吐蕃使不是官儿,是个使职。
圣人有意修好与吐蕃之间的关系,准备放归先帝以及肃宗皇帝时俘虏的吐蕃将士,还有这两朝扣留的吐蕃使臣。
韦伦这个通和吐蕃使就是负责此事的。”青衣士子冷着脸解释道。
“什么,竟有这等事?”
众人闻言,皆是感到不可置信。
自安史之乱后,吐蕃几乎年年寇边,岁岁入侵。
河西陇右几乎尽陷于吐蕃之手,数十万将士血洒疆场,上百万生民沦落胡尘,就连帝都长安也曾一度沦陷。
西北万里江山,只剩安西北庭孤悬一隅。
如今圣人刚刚即位,竟然就迫不及待向吐蕃求和,还要放归那些杀人如麻的战争罪犯,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长安城中的平民哪家没有死于吐蕃人手中的子弟,当下众人就怒不可遏。
“与吐蕃媾和,亏得朝中大臣想得出来!”
“圣人糊涂,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岂能如此草率放归!”
“韦伦卖国求荣,该杀!”
“八郎做得大好事。”
……
“嘘~~~”
青衣士子见众人群情激奋,脸色一僵,连忙抬手示意众人噤声:“讪谤圣人,非议朝政,你们想找死可别带上我!”
众人见状方才冷静下来,不再言语。
毕竟青衣士子所言属实,若真闹出什么事儿来,吃亏的终究只是他们这些庶民罢了。
而且庙堂之上的肉食者也不会因为他们发几句牢骚就更弦易张。
“依兄台之见,圣人又会如何惩戒八郎呢?”
沉默片刻之后,忽然又有人问,这话直戳要害,瞬间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圣人心思,我一个落魄士子岂能得知,不过八郎毕竟是老令公子嗣,断不至于丢了性命。
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怕是朝堂之上免不了有别有用心之人要趁势发难,弹劾老令公‘纵容子弟破坏两国邦交,挑起边衅、挟寇自重’了。”
青衣士子一副看透世态炎凉的模样。
“如此说来,八郎这次可是捅破天了!”
“谁说不是呢?”
“这叫什么事儿嘛!”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唏嘘哀叹。
月上柳梢,华灯初上,大唐王朝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乞巧节。
少男少女、士子任侠都穿上了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坐在了长安城内最热闹的茶楼酒肆中,一边喝着美酒香茗,一边谈论着近日京中发生的趣事儿。
难得朝廷解除一日宵禁,众人也是放松自如地聚在了一起,说说笑笑好不快活。
“一准是又惹了大祸,让老令公禁足府中了。”一个面白的士子轻摇折扇,嘴角噙笑。
这郭家八郎郭映自幼不学无术,倚仗着其父汾阳王的军功混迹于大唐将门纨绔的圈子里,飞扬跋扈、无法无天惯了,经常干些让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之事。
不过,郭八郎在长安城的名声倒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他从不欺压良善、欺男霸女、欺行霸市。
反倒是有一副侠义心肠,路见不平必然拔刀相助。
不论施暴者是达官贵人还是豪商胡酋,只要被他遇上了,他就绝不会袖手旁观。
也因此,他小小年纪就成了京师侠少心中的楷模,众人都将他比作前汉的巨侠郭解、剧孟,愿为其前驱者不知凡几。
除此之外,他还尤为擅长诗词歌赋,号称七步成诗,两年前乞巧节的宫廷诗会之上,他便以一首即兴而作的«秋夕»技压群雄,拔得头筹。
此诗更受到代宗皇帝亲自点评,说其文采斐然,诗风明丽隽永,假以时日必成一代大家。
虽然自那之后,郭映再无佳作问世,但凭借着那首«秋夕»,他也一跃成为了平康坊诸多花团锦簇、丝竹管弦之所的座上宾,更深得那些才情卓越的风尘女子喜爱。
而郭映本身也乐得享此齐人之福,自此便开始了与各色美艳婢妾共饮花酒、游湖踏青、吟诗作画的快活日子,几乎是夜夜笙歌、乐不思府……
“你猜对了,八郎的确是闯了祸被老令公禁足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个青衣士子神秘兮兮地开口。
“不过他这回呀,闯的可不是什么寻常祸事,而是弥天大祸,搞不好连老令公也要被其牵连。”
此言一出,原先叽叽喳喳的酒肆顿时鸦雀无声,众酒客纷纷向那士子投去惊讶且期待的眼神儿,似乎想知晓究竟是怎样的大祸能够危及到被今上尊称为尚父的汾阳王。
汾阳王郭子仪,历仕七朝,四朝元老,两扶王室,勋高一代,乃如今大唐国之柱石。
谁人敢将子嗣所犯祸事牵扯到他老人家头上,活得不耐烦了?
“莫非,八郎是犯了十恶不赦之罪?”一位酒客小心翼翼地问。
“差矣!此言差矣!”
那青衣士子见众人皆屏息静气,显然是都被勾起了浓厚的兴致,便卖了个关子,故意拉长音调,卖弄道。
“八郎此番闯下的祸患,虽够不上十恶不赦,但却也是触怒天威了,怕是难逃责罚……”
“这……八郎到底犯了何事,居然能惹得陛下震怒?”有人听出端倪,急忙追问道。
“据坊间传闻,八郎他昨日当街殴打了一位朝廷命官,这位官员是今上刚刚继位就起复的老臣,已经年过六旬,身负皇命,正要做一件事关大唐江山社稷的大事……”
“此时八郎却把他打得卧床不起,你说……这不是成心给圣人添堵吗?”
青衣士子故作玄虚地说完,便拿起酒壶给自己满上了一杯,仰脖饮尽。
此话入耳,全场哗然。
一位市井屠夫打扮的中年男子不禁皱起了眉头:“八郎行事虽然张狂不羁,但也并非那种是非不分之人,怎会贸然打伤一位朝廷命官?”
“是啊是啊,八郎素来嫉恶如仇,断不至于无缘无故动武,定是那位官员做了恶事触怒了他。”
一群半醉半醒的酒客也跟着附和起来,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听过郭八郎仗剑行侠的故事,心里向往得很。
青衣士子闻言放下酒杯,脸上浮现起一抹戏谑的微笑。
“此事么,倒也确有内情,你们可知,八郎打伤的那位官员是何人?”
“庙堂之上的事儿,我等草民如何知晓……”
“快说快说,休要卖关子!”
一帮子听众早就心痒难耐,见状连忙催促着青衣士子揭开谜底。
“呵呵,既然诸位这般迫切,某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青衣士子抚掌而笑,接着指了指城南,低声道:“那位命官姓韦,单名一个伦字,乃是正四品的太常少卿,不久前,韦伦被圣人拜为了通和吐蕃使。”
城南韦杜,去天五尺,京兆韦氏自本朝开国以来,诞生过一位皇后,九位宰相,自不需要多做介绍。
倒是那通和吐蕃使让一职让众人颇多疑惑,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那青衣士子。
“这通和吐蕃使是个啥官儿?咋听着怪怪的……”
“这通和吐蕃使不是官儿,是个使职。
圣人有意修好与吐蕃之间的关系,准备放归先帝以及肃宗皇帝时俘虏的吐蕃将士,还有这两朝扣留的吐蕃使臣。
韦伦这个通和吐蕃使就是负责此事的。”青衣士子冷着脸解释道。
“什么,竟有这等事?”
众人闻言,皆是感到不可置信。
自安史之乱后,吐蕃几乎年年寇边,岁岁入侵。
河西陇右几乎尽陷于吐蕃之手,数十万将士血洒疆场,上百万生民沦落胡尘,就连帝都长安也曾一度沦陷。
西北万里江山,只剩安西北庭孤悬一隅。
如今圣人刚刚即位,竟然就迫不及待向吐蕃求和,还要放归那些杀人如麻的战争罪犯,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长安城中的平民哪家没有死于吐蕃人手中的子弟,当下众人就怒不可遏。
“与吐蕃媾和,亏得朝中大臣想得出来!”
“圣人糊涂,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岂能如此草率放归!”
“韦伦卖国求荣,该杀!”
“八郎做得大好事。”
……
“嘘~~~”
青衣士子见众人群情激奋,脸色一僵,连忙抬手示意众人噤声:“讪谤圣人,非议朝政,你们想找死可别带上我!”
众人见状方才冷静下来,不再言语。
毕竟青衣士子所言属实,若真闹出什么事儿来,吃亏的终究只是他们这些庶民罢了。
而且庙堂之上的肉食者也不会因为他们发几句牢骚就更弦易张。
“依兄台之见,圣人又会如何惩戒八郎呢?”
沉默片刻之后,忽然又有人问,这话直戳要害,瞬间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圣人心思,我一个落魄士子岂能得知,不过八郎毕竟是老令公子嗣,断不至于丢了性命。
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怕是朝堂之上免不了有别有用心之人要趁势发难,弹劾老令公‘纵容子弟破坏两国邦交,挑起边衅、挟寇自重’了。”
青衣士子一副看透世态炎凉的模样。
“如此说来,八郎这次可是捅破天了!”
“谁说不是呢?”
“这叫什么事儿嘛!”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唏嘘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