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97章 准备

作品: 明朝大昏君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5-11 22:0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汤沐在四川开始分化播州土司。

进行的非常顺利。

自从播州杨氏出来了杨辉这个人之后,播州杨氏和播州其他不少土司和家族之间矛盾越来越多。而现在的播州杨氏族长杨相,和杨辉性情一模一样。

让本来就紧张的播州杨氏和播州土司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如果没有外力,那么播州这些土司和家族也只能是咽下这口气。毕竟播州杨氏虽然对他们不好,但最起码也没让他们没有活路。加上播州杨氏很是强大,他们也没有实力反抗。

历史上到了杨相孙子杨应龙,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更差。

杨辉、杨相,最多只是欺负这些播州土司。

但杨应龙就非常过分了。

甚至直接宰了和杨氏世代联姻的张家,让播州土司和大家族实在是无法接受。结果这些人直接跟朝廷联合掀翻了播州杨氏。

现在就是如此。

播州杨氏实力强,播州一些土司和家族,虽然不满意播州杨氏,但也不敢反抗。可是有了外力的介入,这些土司家族的心都是活泛的。

余庆毛家立马答应了汤沐。

结果黄平罗家的罗忠任职四川右布政使一个多月之后,余庆毛家的毛勋被任命为四川右按察使。然后辞去了余庆正长官司的世袭职位,接受朝廷流官的派遣。

分化效果非常好。

汤沐很是满意。

要不是四川和贵州方面还没有完全准备,汤沐都想要直接对播州杨氏动手。

四川在一步一步对播州进行分化。

其他地方也没有落后。

杨镇担任四川总兵之后,把总兵府放在了重庆。杨镇带着两千人的辽东军,来到四川整合四川的部队。四川是不缺少军队的。

当年王阳明担任四川总督的时候,沈希仪带着部队入川。沈希仪的部队是,他在京城训练的三千部队,加上他在浙江招募的五千部队,合计八千部队进入了四川。

到了四川之后,又是整顿了四川卫所,裁汰老弱,编练部队。最后留在四川的常规部队有两万多人。杨镇入川之后,手中的兵力是足够的。

不过杨镇在四川继续招兵买马,主要是招收一些熟悉播州的百姓,大约是三千人左右。

丰州侯马永入黔之后,则是把总兵府放在了平越军民府。

贵州这边的部队,主要是当年镇远侯顾仕隆带来的部队。加上马永从湖广征调三千多人的部队,轻松就在平越军民府聚集了一万多人的部队。

和杨镇一样。

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努力训练部队。一旦需要打仗的时候,可以立即出兵。

毕节这边的也是如此。

张经从辽东调到了毕节军民府之后,立马开始对于毕节军民府的卫所进行改革。其实名义上是卫所改革,真实情况是没有多少改革的。

因为姚镆和梁材两个人,已经对于贵州的卫所做了一番整顿。

张经在毕节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在这里屯兵。

“怎么样?”

“不好。我们带来的人,对于这里不是很习惯。而且我亲自去查了一下这里的那些山道,真的不容易走。这里的山道对我们来说太难,不少地方都要翻山越岭。我们手中的火器无法发挥更多的优势。要是在行军途中被人袭击,对我们不是很有利。”

毕节军民府百姓太少。

大部分都是军户。

张经来毕节的目的,也多是和未来打仗的事情有关系。因此张经这边来的都是军队将领。贵州副总兵安远侯柳珣,参将陆炳、卢镗、俞大猷、哈明信等人。

说话的是俞大猷。

他们这些人都是在北面和草原民族打仗,立下战功的。四个人年龄多不到三十岁,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将领。此次南下进入贵州,他们去探路。

脸色都不是很好。

“是啊。很多地方我们的地图根本没有用,标注都不是很清晰。而且这里有太多的小路,我们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对手突然袭击。”

陆炳也是紧皱眉头。

好在陆炳倒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当年跟着沈希仪入川,在四川还接受过王阳明的指导。四川那边的道路就是这样。陆炳当时跟着沈希仪打过不少土司。

当然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依旧是很头疼。

他们这些身手好的没问题。

但他们手底下的军队,却是问题很多。他们想要完全熟悉这里的气候,在峭壁的山上行军,都不是那么容易。

更重要的是,贵州这边的很多山小路太多。一些看起来根本不应该有路的地方,这里的人却弄出了一条路。这要是部队行军途中,被他们从小路袭击,那可就是大事情。

“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有。”

安远侯柳珣开口。

柳珣虽然是勋贵后裔,但和镇远侯顾仕隆一样,都是勋贵后裔当中的佼佼者。

当然这也受家风的影响。

大部分勋贵的没落,就是因为其中某一代堕落,然后不重视后代的教育,结果后代就全都成为了纨绔子弟。不过安远侯这一支,一直以来家风很正。柳珣的父祖都在广西带兵打仗,稳定广西土司。

因此柳珣也是从小熟读兵书,弓马娴熟。

朱厚熜登基之后,又跟着沈希仪去了浙江,然后入川。一直在军队当中历练,现在又是袭爵安远侯。人还是非常稳重的。

“什么办法?”

“招募彝族兵丁。”

柳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张经很意外。

因此道:“安远侯,你的意思是用彝族兵丁?”

“是。”

“怎么用?”

“我听闻这个地区彝族部落不少。彝族人熟悉这个地方,也熟悉在这种环境下打仗。若是我们招募两三千人的彝族士兵,配合我们的部队打仗,那么情况就会大为改变。”

如果给柳珣足够的时间,柳珣倒是可以训练部队。

让部队适应这里。

可是朝廷给的时间不够。朝廷要求张经和柳珣两个人在毕节,一年之内就要训练出最少一万能够打仗的部队。这是最低的要求。

而且两个人可是知道,一旦朝廷要解决播州杨氏,他们也要出兵。

他们这一路怎么也应该派出一万人以上。要不然完全没有威慑力。可是想要训练出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此柳珣也想过很多办法。

终于柳珣发现了。

当地的彝族百姓,那可都是骁勇善战。更重要的是,熟悉这个地方。只要稍加训练,那么就能够使用。这样的彝族士兵,虽然没什么大战经验。碰到真正的大战,发挥不出什么作用。

但大部队行军的时候,彝族兵丁可以作为侦察兵使用,保护大部队不会受到别人的偷袭。

“有些道理。彝族士兵从何而来?”

“毕节周围也有不少彝族部落。只要我们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应该没有问题吧。新建伯(王阳明)和宣城侯(沈希仪)他们在四川编练新军的时候,也是吸收了不少彝族兵丁。他们当中不少人很愿意当兵的。”

柳珣回答。

张经点头,不过又是摇头。

道:“想法不错。不过毕节周围的彝族部落,都是小部落,没什么实力。想要招募足够的彝族兵丁,特别是有打仗经验的彝族兵丁,其实真有一个好地方可以考虑。”

“哪里?”

“水西安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朝大昏君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