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马场

作品: 凤凰台 |作者:苏囧囧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5-21 02:38|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卫善试过才知道那画片上画得不尽不实, 白姑姑可没告诉她手腕这样酸, 两只胳膊都麻了都还未完, 伏在枕头上不肯起来。

秦昭忍了这几个月, 头回尝着这个滋味, 替她染指甲的时候, 可没想过这么一双染了丹蔻的手, 光是被她抚一下,就差点儿跳动。

被子里湿乎乎的,既有香膏味儿又有汗水味儿, 闻着都叫人面红心跳,卫善累得手指头都不想动了,两人密密实实贴在一处, 看她仰着下巴, 眼睛里亮晶晶的在夜色里盯着他的脸,看他脸上欢喜纾解的神情。

灯早就熄了, 屋子里什么声儿都没有, 窗纱外隐隐透进月色来, 院子里栽了锦葵, 越是夜里越是香得浓, 透过窗纱传进来,秦昭拍着她的背:“只要得空, 我必回来看你。”

秦昭要往永宁县去,这一走若是顺利也得六月底才回来, 边关这几个小县, 都要起个好意头的名字,永宁县乐平县,名字都好,却是最不安宁的地方,年年秋冬春三季都有北狄突厥的散部来犯,名字便也只是寄望,连年都没太平过。

再不太平,也比大夏那会儿要好,大夏国力衰微,边关防军逃了一大半,余下的要么跟着一起造反,要么就抵御叛军,几十号人根本守不住,一看见关外烟尘四起,这些人便先逃了。

还是在李从仪的手底下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到了大业重建边关防御,百姓的日子便比原来好过得多,虽还有游骑来抢,也比原来要好,这些人常年受掠夺,日子只消好过一点,就又能再挨。

卫善搂着他的腰,含含混混道:“你走你的,若有事就交待给我。”趁着他不在,能办的事反而多了,譬如得收些商铺林园,他在的时候倒不能狮子大开口,等他走了,不论要什么都能说是卫善的主意,替他担去恶名。

“潘家必要来找你的,这些年他们也不光做了北狄的生意,给什么你就收什么,他们求的事儿,不要轻易答允。”潘家走的路也不近,突厥高丽,说是贩夏布和人参,夹带盐铁,这两样是绝不容许带出境的。

卫善用一双才刚叫他登了极乐的手抚着他的背,有一下没一下的轻轻挠着:“我知道啦。”看她闭了眼儿,气息越来越平和,秦昭便把潘家托人说项,说女儿生得美貌的事,给按下不提,真叫这小老虎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发脾气挠人呢。

秦昭走之前,卫善还似上回送他去清江那样,给他预备了许多东西,好在晋州城去永宁县,比京城比清江要近得多,派人快马过去一天也就到了。

秦昭看她收拾了十来件夏衫,又是鞋子又是袜子,装满了只箱子,笑着摇摇头:“哪里用得了这许多东西,我是领兵去的,又不是去作月子。”

卫善一听作月子就想到了秦昱,掩口笑了起来,齐王在户部诸多挑剔,被这些官员的嘴一传,越是传越是难听,里头有那碎嘴的,便说齐王不是工干,譬如妇人受孩子,又受不得烟火气,又喝不了粗茶汤,秦昱头回办差就落下这样的名声,调了闲职,再想为自己正名可就难了。

秦昭这么打趣,卫善干脆拿让沉香取一块布来,替他裹了两件衣裳两双袜子,挑在他的剑上:“喏,你走罢。”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知道他去了边关不能摆排场,再怎么简便,这一箱衣裳总少不了,拍拍巴掌道:“先带这些,隔十日让王七给你些去。”

一拍手掌,便觉得手腕发酸,面上飞红,瞪他一眼,转身把预备着的药膏药丸都装进去,嘴里絮絮叨叨的:“小福子也没跟你出过宫,洗衣做饭只怕不成,还得挑个小厮跟着,最好是能再带上太医。”

秦昭把手上的书卷一搁,站起来走到卫善身边,从后头抱住她:“边陲日子过得苦,也比行军打仗的时候要好,我什么都不带,想把你给带上。”

几个丫头原在屋里忙碌,一听这话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退到门外去,秦昭把下巴搁在卫善肩上,拿她当块蜜糖,想起夜里那双手来,就舍不得走,离得远了,还不如要如何想她。

两人坐到榻上,还没别离就先诉起离情来,卫善兴兴头头告诉他:“张太医说了,再有些日子,肚子里的孩子就会动了。”

秦昭两只手搭在她腹上,他驻军清江时,军营边便是民田,也有许多十四五岁便当了娘的,那会儿看只觉得寻常,轮到善儿,总觉得她都没长大,就要当娘了。

卫善整个身子靠在他身上,让秦昭给她揉手腕:“常夫人这两日就要去丝路,唐九伤还没好透,冯五又在吴地,我想让小顺子跟着去。”

秦昭两只手指揉着她腕子上的筋,吴三是要跟着永宁的,想把他就放在那儿,用自己人去管边军立军户的事,吴三跟了他许多年,也是到了独挡一面的时候,攒军功升等,比文臣升官要快得多,有个三五年就能把他升到将军衔。

冯五和唐九都是打听消息的人才,冯五似个商贩,唐九像个跑腿的小厮,武艺太弱,打仗是不成的,管理飞奴哨所倒还足够。

王七是几个人里功夫最高的,当护卫最得用,余下两个都留在云州,一时还真没有机灵又不打眼的人跟着,小顺子在京城里便替卫善打探消息,跟着商队走丝路年纪小些反而占便宜。

只是秦昭也没想到,她对这事儿这么上心:“你看着办便是。”安排的护卫兵丁都要脱去军服,身上一点痕迹都不带,常家常走丝路,这里头的门道懂得许多,更不敢在两国剑拔弩张的时候惹出事来。

两人就此商量定了,秦昭走了两日,卫善的胳膊才不酸了,把小顺子安排进了商队,跟着又叫来了韦夫人:“我的田庄都在业州京城,晋州本地反而没有,我想一想,这事儿还得问韦大人,你替我留意着,价钱都好商量。”

韦夫人是司仓夫人,这些事问她很问得着,她眼看着曹夫人风光,曹大人跟着秦昭进进出出,苦于自己没机会替卫善办事,今日叫她来,交待给她这么一桩事,她立时应下:“必然替王妃办得妥妥当当的,只不知王妃想要个多大的庄园。”

卫善手指头在桌上叩两下,那只火油钻被她嵌成了戒指戴在手上,晃得人眼儿都睁不开,韦夫人知道这是曹夫人引荐的常家献上来的,曹夫人因着这事儿,得了多少富户的吃请,满身的穿戴都不同了,门上一时比刘刺史家还热闹,又在打听搬家,要搬得离王府更近些。

韦夫人只怨自己见机得晚了,可到底还排在第二,卯足了劲儿要替卫善分忧,只听卫善犹疑道:“我们王爷喜欢秋围,田地庄园林场草场都成,有块自己的地,打围也更容易些,我不喜欢别人家的地方。”

有草场就能养骏马,石场养兵,马场养马,等到边关水土不易耕种,军户就养马匹,秦昭让她看着办,她就一定要办得好办得漂亮。

“那是自然的,王妃开口还有什么不好办的。”原来是样样都要沾一些,公主之尊,骄纵些也是寻常,韦夫人不住转着脑子,想起了潘家来:“倒有一家,晋地大半的林场草场都是潘家的,只是潘家……”

韦夫人一提潘字就去看卫善的脸色,见她面色如常,便知她还不知道潘家有意送女儿的事,自己先低了头笑一笑:“就怕王妃不喜潘家。”

“怎么?”卫善还真不知道,她怀着身子,这些事本来就是外间流传,秦昭都没答应,更不会有人嚼舌传到她耳朵里来。

潘家有个女儿生得美貌非常,又有一大注的嫁妆,十二岁起提亲的人差点儿踏破了门坎,潘家是生意人家,拿女儿当匣中明珠看待,一门心思要替她牵一门好姻缘。

潘家女才刚及笄,正碰上晋王就藩,潘家便打了这个主意,良娣良媛不敢肖想,份位再低些,总能以色谋个昭训位,只待女儿得宠,潘家便就此改换了头面,能再往上一步。

韦夫人吞吞吐吐,把这些事给说了,看见卫善面上隐隐带笑,跟着又道:“王爷去永宁县,正是潘家人通商路的地方。”

沉香哧笑一声:“可真是敢想。”士农工商,大业重农轻商,一改大夏末年的重商轻农习气,初立国时那四位儒,分职春夏秋冬四官的,都一并上奏,请正元帝重农业。世家与世家通婚,商人便与商人通婚,潘家却想通过献女走捷径。

卫善轻笑:“真有这想头,怎么不去科举参军,有个两代人也能换改门庭了。”先参军,凭着潘家的财力,很快就能升官,再去科举,经过两代也没人再会指谪出身不好了。

韦夫人不答话,卫善笑起来:“生意是生意,我可不管潘家打的什么主意,明岁秋末我要去草场林场围猎,到时还请韦夫人同去。”

韦夫人松一口气,回去便让下人给潘家递话,告诉潘家,王妃有意要买个草场,潘家很快就提了礼盒上门,愿意把靠近永宁那一片草场出让,只求韦夫人带话,见一见王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凤凰台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