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写在新卷开篇:想换一种风格,但战争小说实在是轻松不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已经太多的苦闷心情,让大家都喜欢轻松欢快的小说、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尺度把握不好请大家见谅,好吧,废话不多说了,继续码字……)
秦州,这个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的山地之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忆,距军事重镇陈仓四百二十里,距京都长安八百里。
境内有渭河、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颖川河、东柯河、牛头河等大小河流。
当李世民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跋山涉水来到秦州地界之时,距宇文成都抛下两万守城将士已过去了四十天。
二十天前,收到宇文成都离开秦州消息的薛举欣喜若狂,他不是没打过秦州的主意,只不过两次兴兵进犯都被宇文成都守住,因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回兰州。
现在是好机会,趁隋军主将离开,城内守军无人统领之际,再次率八万精锐全速南下,五天时间就过了陇右道,兵临城下。
没想到秦州守军在副将殷开山的带领下奋起反抗,在他到来之前新建了五十里的高大外城墙,将秦州城围了个严实,为了长安方向的援军和粮草能方便进来,城墙只留了一个东门,南北两面都是山丘,只留有一条不宽的通道,无法集合进攻。
攻城战是最难的,虽是八万对两万,要围住五十里的外墙也力不从心,于是他索性将兵力全部聚在秦州西门,日夜猛攻。
殷开山调整兵力,死守西门城墙,用擂石滚木打退了薛举一次又一次的攻势,苦守了二十天。
薛举勇猛无敌,几次杀上城墙,都被隋军以箭雨逼退回来,没有后援军卒,他再厉害也没办法一个人攻破城墙。
挖地道进去的五千人被殷开山用一把火烧了个全军覆没,惨叫声传上九霄,久久不绝。
待大火过后,殷开山命人把地道填塞了,薛举也不敢再冒险挖地道进攻。
他不是没想过进攻东门,但如果急切间攻不破东门,长安、陈仓方向隋军西援,那他就会腹背受敌,陷入被动。
这场攻城战变成了拉锯战,殷开山的这种无赖的守城方法,让雄心勃勃的薛举直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突破秦州,其后的陈仓易攻难守,要破城不在话下,以秦州、陈仓为跳板,再往前几三四百里就是京师长安,皇帝的位子也可以憧憬一下了。
薛举二十天来一直连续攻城,损失了将近八千人马,却毫无进展,不得不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八大将军加长子薛明全部集于中军大帐。
这薛明,字仁杲,今年才十五岁,生得比薛举更高大魁梧,一身武力比起薛举来也不遑多让,真是印证了虎父无犬子这句话。
高大的薛礼三十多岁,穿一身白色战甲,没戴头盔,长发披散在肩后,国字脸,络腮胡,腰间还挂着一把长剑,他见众人已到齐,朗声说道:“攻城不顺,各位可有什么好建议?”
薛明身穿蓝甲,头戴红缨灰盔,面如冠玉,好一个俏郎君,不过,现在的他甲胄上还有未凝结的斑斑血迹,显然是刚从攻城前线听召才退回来。
八大将军都身着黄甲,配蓝缨灰盔,他们身材同样高大,年岁不一,最小者仅二十二岁,长者也不过四十。
薛举将所有兵马分为九府,每府人数一万,设将军一人,副将两人,但其中五府将军都是他亲信担任,此次攻秦州,只留下一万人守老巢兰州。
众人见薛礼问起,相互看了一眼,一个三十多岁的胖将军拱手道:“府君,依属下愚见,既然不能从上面攻入,而外墙又无护城河,不如掘开外墙地基,使其受力不住坍塌,只要坍塌口一出现,便可引军攻入。”
另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壮将军道:“萧时将军此计倒可一试,原先只想到挖地道,运兵有限,隋军又早有准备,害死了五千兄弟。”
薛礼道:“本君在城墙上之时,看到外城墙离西门至少还有两三百步距离,就算我军突破外墙,想要过到宽达三四丈的护城河边,也不是易事。”
薛明却道:“父亲,既然隋军留有东门,我们就声西击东,您在这边挖掘地基,由明儿带五千有轻身功夫的军卒偷袭东门,让他们顾失彼。”
薛举顾虑道:“这计策早些天用还算不错,过去二十天了,他们援军怕是已经到了。”
薛明道:“到了也不怕,分两千精骑在丘佳山口设伏,足可抵挡住他们一两万援军两到三个时辰,只要抓住这段时间,东西对攻,或可破城。”
薛举想了想,便对八位将军道:“你们以为仁杲之计如何?”
八位将军实在是想不出其他办法,便拱手行礼道:“大公子之计确是现下最佳破局良策,只是要防范援军己过了丘佳山口。”
薛举听罢,大手一挥,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一个小小秦州都能挡住我军这么久,若不尽快破城,何谈东进陈仓,攻取长安?仁杲,为父与你一万兵马,你依计而行,”
薛明得令,转身出了中军大帐,点兵挑将,准备完毕,飞身上马,穿过南城城墙外两丈宽凹凸不平的土路,往东城去了。
薛举见薛明出了帅帐,下令道:“你们也去准备吧,以两万佯攻城墙,一万挖掘地基,配合一下明儿那边的行动,其他人轮流休息。”
众将得令,行礼后自去安排,这一战终于快结束了,只是希望胜利的一方是自己。
罗禹此时正在山青水秀的竹楼前看着张扬他们忙碌,三人沿着山间的土路往前走了四五里,就看到两座高山间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制拱门。
石门宽约一丈,中间两扇木门紧闭,看不到外面是何样子,石门上面左右都建有一个小石屋,应该是值勤的寨民休息之所。
石门靠寨子这边,用圆木建有一个高约三丈的瞭望台,上面也有一人值守,他目不转睛的盯着外面,如有人来侵犯,可随时敲响悬挂在头顶上的铜铃。
他们到时,石门上一个身穿灰衣的少年正在挥舞着木刀练武,右边石屋里还传来指导的声音。
这样的防卫手段不用张扬他们操心会有敌人来了而不知道,想要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不能了,他们毕竟是私自前来的,被值守的人发现了,闹不好还会起冲突。
于是三人藏身于山间,商量了一番后决定先回去把情况告诉罗禹,然后再做打算。
刚到学堂这里,就遇上了过来的罗禹他们,因隔黎在,只得找机会再跟教官汇报了。
这里的确很美,石山在这里圈出了一个半圆形的空间,面积约四五百见方,背靠着如刀切般平整的高山绝壁,山上是郁郁葱葱的古树,对面土路旁边就是一个二百来见方的小湖。
小湖湖水清彻,游鱼成群,轻风吹过,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湖周围鲜花朵朵,随风轻摇,花香飘散空中,使人心旷神怡,再看过去又是一大片高山绿树了。
学堂就建在绝壁下方不远,不大,能容下五六十人就坐的样子,两层高,用碗口粗细的圆木为骨,然后用巴掌宽的竹片封在面上,空隙处糊上粘土,顶部盖着薄薄的淡红色瓦片。
学堂右边不远还建有一幢平房,同样的风格,罗禹数了一下,有七八间厢房,这是先生们住宿的地方。
学堂没有围墙,前面是一个平整的草坪,约五六十见方,这里可以改建成一个练武场地,总不能培养出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酸秀才出来。
竹楼里面很干净,没有桌椅板凳,地面是用大小不一的石板铺成的,两边各开着两个大窗户,阳光从一侧照进来,明亮而温馨。
张扬他们三人正在用外面建屋时剩下的圆木加固窗户,可能觉得这窗户开得有点大,不安全。
李秀宁和杨蔓带着卢晓三人去了平房那边,他们想把那边整理出来,今晚可能要在那里过夜。
阿黎跟罗禹介绍着这栋楼的来历:“这里是十年前建好的,听爷爷说是一个从外面回来的族人提议建的,我小时候还在这里学过认字,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这里建好后,他只待了一个月,就离开了寨子,所以这楼就闲置起来,寨子里的人每隔几天就会过来打扫一番。”
罗禹这才明白昆山为何叫这里是学堂了,原来以前真有人在这里教过书。
还差好多东西,桌椅、黑板、课本、笔墨纸砚等等,这些东西需要回去跟昆山他们商量,希望能快点准备完成,好开始授课。
李秀宁他们就先不叫了,张扬好像有话要说,叫他一起过去黎老家,陪陪老人,同时等待昆山他们商量好结果,。
想到这里,对阿黎说道:“阿黎妹子,你在这里陪陪你秀宁姐如何?我要去找昆山长老商量学堂的事情。”
阿黎笑道:“行啊,你们去吧。”
罗禹叫过张扬,对另两人道:“你们忙完后就找材料做块黑板,粉笔看有没有办法做出来。”
两人应诺,又各自忙碌起来。
黑板、粉笔他们当然知道,长安特训时罗禹早就把这东西运用于他们的教学过程中了,制作起来不难。
路上,罗禹听完张扬所说,便放下心来,这寨子能在这里存在那么久,自然有他们自己的方法,没事操这心干吗?
算了,还是先解决学堂之事吧,想通了,就快步朝黎老家走去,他现在应该睡醒了。
李世民将留在他身边的三代队员早在他们出发前就全部撒出来了,此刻应该早就在这里扎下根了。
他想先进去找殷开山宣读杨侑的圣旨,好名正言顺接管秦州,毕竟秦州众将士现在还是认大隋为正主的。
可就在他刚过了丘佳山口,一名三代特战队员就送来情报,说是薛举之子薛明带兵越过南门,直接朝东门急袭而来,刚想下令,又一人过来,说是敌军分兵两千往丘佳山口过来。
这丘佳山口地形为两山夹一沟,高低落差大,所幸坡面不是很徒,战马可以上来,但若是被敌军先行占领了,要通过可就有点麻烦了。
庆幸自己已过了丘佳山口,但再往前就会跟敌军迎面撞上,两千骑兵想要全歼,在这种狭窄的地形中很难办到。
看了看特战队绘制的地图,叫过来那名送情报的队员问道:“这处山谷有多大?”
那名三代队员回道:“禀将军,那山谷离这里两里左右,可容纳上千人,不过入口处有巨石挡着,人能进去,战马就不方便了。”
李世民又问道:“敌军还有多久到那山谷?”
那队员回道:“按他们的行军速度,应该半个时辰就能到那里了。”
李世民想了想,道:“薛礼,着你带一千人过去,半个时辰之内全部藏身于谷内,待敌军通过谷口后,你将他们退路堵死,我们要在这里打响秦州第一战。”
薛礼高声应诺,李世民又道:“此处山路比较狭窄,你要做好他们拼死一搏的准备,记住,尽量拖延时间,争取全歼他们,不可使用火药弹,免得引起薛明注意。”
薛礼得令,挑了一千军卒,让他们下马后在一名三代队员的带领下全速赶往山谷,寻找东西准备堵路。
这两里地将成为敌军的伤心之地,李世民下令剩余的两千人全部下马,整理装备,吃点干粮,以逸待劳等着敌军过来。
这第一战要打得猛,打得狠,全歼敌军后全速往秦州进军,薛举那边还在攻城,秦州依然是危机重重。
等待是漫长的,半个时辰过去,当又一名三代队员过来报告敌军已过来后,李世民下令全军立即上马,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打他个措手不及。
战马轻嘶着,吐着粗气,用铁蹄轻轻地刨着地面,它们似乎也感觉到骑士们的兴奋和紧张,只待骑士一声令下,就全力冲锋。
这条仅能容下六马并排的山路,马上将成为修罗魂场,血之国度,但究竟是谁的魂会散,血会流得多些呢?李世民也在期待这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恶战。
两千对两千,他们还不派斥候过来查探,难道他们是真的觉得不会或是不怕有授军过来?
这样的领军之将,要是在李世民帐下,早就人头落地了,哪里还能让他来祸害兄弟们。
很快,李世民作主帅的第一场对决即将上演。
秦州,这个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的山地之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忆,距军事重镇陈仓四百二十里,距京都长安八百里。
境内有渭河、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颖川河、东柯河、牛头河等大小河流。
当李世民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跋山涉水来到秦州地界之时,距宇文成都抛下两万守城将士已过去了四十天。
二十天前,收到宇文成都离开秦州消息的薛举欣喜若狂,他不是没打过秦州的主意,只不过两次兴兵进犯都被宇文成都守住,因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回兰州。
现在是好机会,趁隋军主将离开,城内守军无人统领之际,再次率八万精锐全速南下,五天时间就过了陇右道,兵临城下。
没想到秦州守军在副将殷开山的带领下奋起反抗,在他到来之前新建了五十里的高大外城墙,将秦州城围了个严实,为了长安方向的援军和粮草能方便进来,城墙只留了一个东门,南北两面都是山丘,只留有一条不宽的通道,无法集合进攻。
攻城战是最难的,虽是八万对两万,要围住五十里的外墙也力不从心,于是他索性将兵力全部聚在秦州西门,日夜猛攻。
殷开山调整兵力,死守西门城墙,用擂石滚木打退了薛举一次又一次的攻势,苦守了二十天。
薛举勇猛无敌,几次杀上城墙,都被隋军以箭雨逼退回来,没有后援军卒,他再厉害也没办法一个人攻破城墙。
挖地道进去的五千人被殷开山用一把火烧了个全军覆没,惨叫声传上九霄,久久不绝。
待大火过后,殷开山命人把地道填塞了,薛举也不敢再冒险挖地道进攻。
他不是没想过进攻东门,但如果急切间攻不破东门,长安、陈仓方向隋军西援,那他就会腹背受敌,陷入被动。
这场攻城战变成了拉锯战,殷开山的这种无赖的守城方法,让雄心勃勃的薛举直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突破秦州,其后的陈仓易攻难守,要破城不在话下,以秦州、陈仓为跳板,再往前几三四百里就是京师长安,皇帝的位子也可以憧憬一下了。
薛举二十天来一直连续攻城,损失了将近八千人马,却毫无进展,不得不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八大将军加长子薛明全部集于中军大帐。
这薛明,字仁杲,今年才十五岁,生得比薛举更高大魁梧,一身武力比起薛举来也不遑多让,真是印证了虎父无犬子这句话。
高大的薛礼三十多岁,穿一身白色战甲,没戴头盔,长发披散在肩后,国字脸,络腮胡,腰间还挂着一把长剑,他见众人已到齐,朗声说道:“攻城不顺,各位可有什么好建议?”
薛明身穿蓝甲,头戴红缨灰盔,面如冠玉,好一个俏郎君,不过,现在的他甲胄上还有未凝结的斑斑血迹,显然是刚从攻城前线听召才退回来。
八大将军都身着黄甲,配蓝缨灰盔,他们身材同样高大,年岁不一,最小者仅二十二岁,长者也不过四十。
薛举将所有兵马分为九府,每府人数一万,设将军一人,副将两人,但其中五府将军都是他亲信担任,此次攻秦州,只留下一万人守老巢兰州。
众人见薛礼问起,相互看了一眼,一个三十多岁的胖将军拱手道:“府君,依属下愚见,既然不能从上面攻入,而外墙又无护城河,不如掘开外墙地基,使其受力不住坍塌,只要坍塌口一出现,便可引军攻入。”
另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壮将军道:“萧时将军此计倒可一试,原先只想到挖地道,运兵有限,隋军又早有准备,害死了五千兄弟。”
薛礼道:“本君在城墙上之时,看到外城墙离西门至少还有两三百步距离,就算我军突破外墙,想要过到宽达三四丈的护城河边,也不是易事。”
薛明却道:“父亲,既然隋军留有东门,我们就声西击东,您在这边挖掘地基,由明儿带五千有轻身功夫的军卒偷袭东门,让他们顾失彼。”
薛举顾虑道:“这计策早些天用还算不错,过去二十天了,他们援军怕是已经到了。”
薛明道:“到了也不怕,分两千精骑在丘佳山口设伏,足可抵挡住他们一两万援军两到三个时辰,只要抓住这段时间,东西对攻,或可破城。”
薛举想了想,便对八位将军道:“你们以为仁杲之计如何?”
八位将军实在是想不出其他办法,便拱手行礼道:“大公子之计确是现下最佳破局良策,只是要防范援军己过了丘佳山口。”
薛举听罢,大手一挥,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一个小小秦州都能挡住我军这么久,若不尽快破城,何谈东进陈仓,攻取长安?仁杲,为父与你一万兵马,你依计而行,”
薛明得令,转身出了中军大帐,点兵挑将,准备完毕,飞身上马,穿过南城城墙外两丈宽凹凸不平的土路,往东城去了。
薛举见薛明出了帅帐,下令道:“你们也去准备吧,以两万佯攻城墙,一万挖掘地基,配合一下明儿那边的行动,其他人轮流休息。”
众将得令,行礼后自去安排,这一战终于快结束了,只是希望胜利的一方是自己。
罗禹此时正在山青水秀的竹楼前看着张扬他们忙碌,三人沿着山间的土路往前走了四五里,就看到两座高山间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制拱门。
石门宽约一丈,中间两扇木门紧闭,看不到外面是何样子,石门上面左右都建有一个小石屋,应该是值勤的寨民休息之所。
石门靠寨子这边,用圆木建有一个高约三丈的瞭望台,上面也有一人值守,他目不转睛的盯着外面,如有人来侵犯,可随时敲响悬挂在头顶上的铜铃。
他们到时,石门上一个身穿灰衣的少年正在挥舞着木刀练武,右边石屋里还传来指导的声音。
这样的防卫手段不用张扬他们操心会有敌人来了而不知道,想要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不能了,他们毕竟是私自前来的,被值守的人发现了,闹不好还会起冲突。
于是三人藏身于山间,商量了一番后决定先回去把情况告诉罗禹,然后再做打算。
刚到学堂这里,就遇上了过来的罗禹他们,因隔黎在,只得找机会再跟教官汇报了。
这里的确很美,石山在这里圈出了一个半圆形的空间,面积约四五百见方,背靠着如刀切般平整的高山绝壁,山上是郁郁葱葱的古树,对面土路旁边就是一个二百来见方的小湖。
小湖湖水清彻,游鱼成群,轻风吹过,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湖周围鲜花朵朵,随风轻摇,花香飘散空中,使人心旷神怡,再看过去又是一大片高山绿树了。
学堂就建在绝壁下方不远,不大,能容下五六十人就坐的样子,两层高,用碗口粗细的圆木为骨,然后用巴掌宽的竹片封在面上,空隙处糊上粘土,顶部盖着薄薄的淡红色瓦片。
学堂右边不远还建有一幢平房,同样的风格,罗禹数了一下,有七八间厢房,这是先生们住宿的地方。
学堂没有围墙,前面是一个平整的草坪,约五六十见方,这里可以改建成一个练武场地,总不能培养出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酸秀才出来。
竹楼里面很干净,没有桌椅板凳,地面是用大小不一的石板铺成的,两边各开着两个大窗户,阳光从一侧照进来,明亮而温馨。
张扬他们三人正在用外面建屋时剩下的圆木加固窗户,可能觉得这窗户开得有点大,不安全。
李秀宁和杨蔓带着卢晓三人去了平房那边,他们想把那边整理出来,今晚可能要在那里过夜。
阿黎跟罗禹介绍着这栋楼的来历:“这里是十年前建好的,听爷爷说是一个从外面回来的族人提议建的,我小时候还在这里学过认字,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这里建好后,他只待了一个月,就离开了寨子,所以这楼就闲置起来,寨子里的人每隔几天就会过来打扫一番。”
罗禹这才明白昆山为何叫这里是学堂了,原来以前真有人在这里教过书。
还差好多东西,桌椅、黑板、课本、笔墨纸砚等等,这些东西需要回去跟昆山他们商量,希望能快点准备完成,好开始授课。
李秀宁他们就先不叫了,张扬好像有话要说,叫他一起过去黎老家,陪陪老人,同时等待昆山他们商量好结果,。
想到这里,对阿黎说道:“阿黎妹子,你在这里陪陪你秀宁姐如何?我要去找昆山长老商量学堂的事情。”
阿黎笑道:“行啊,你们去吧。”
罗禹叫过张扬,对另两人道:“你们忙完后就找材料做块黑板,粉笔看有没有办法做出来。”
两人应诺,又各自忙碌起来。
黑板、粉笔他们当然知道,长安特训时罗禹早就把这东西运用于他们的教学过程中了,制作起来不难。
路上,罗禹听完张扬所说,便放下心来,这寨子能在这里存在那么久,自然有他们自己的方法,没事操这心干吗?
算了,还是先解决学堂之事吧,想通了,就快步朝黎老家走去,他现在应该睡醒了。
李世民将留在他身边的三代队员早在他们出发前就全部撒出来了,此刻应该早就在这里扎下根了。
他想先进去找殷开山宣读杨侑的圣旨,好名正言顺接管秦州,毕竟秦州众将士现在还是认大隋为正主的。
可就在他刚过了丘佳山口,一名三代特战队员就送来情报,说是薛举之子薛明带兵越过南门,直接朝东门急袭而来,刚想下令,又一人过来,说是敌军分兵两千往丘佳山口过来。
这丘佳山口地形为两山夹一沟,高低落差大,所幸坡面不是很徒,战马可以上来,但若是被敌军先行占领了,要通过可就有点麻烦了。
庆幸自己已过了丘佳山口,但再往前就会跟敌军迎面撞上,两千骑兵想要全歼,在这种狭窄的地形中很难办到。
看了看特战队绘制的地图,叫过来那名送情报的队员问道:“这处山谷有多大?”
那名三代队员回道:“禀将军,那山谷离这里两里左右,可容纳上千人,不过入口处有巨石挡着,人能进去,战马就不方便了。”
李世民又问道:“敌军还有多久到那山谷?”
那队员回道:“按他们的行军速度,应该半个时辰就能到那里了。”
李世民想了想,道:“薛礼,着你带一千人过去,半个时辰之内全部藏身于谷内,待敌军通过谷口后,你将他们退路堵死,我们要在这里打响秦州第一战。”
薛礼高声应诺,李世民又道:“此处山路比较狭窄,你要做好他们拼死一搏的准备,记住,尽量拖延时间,争取全歼他们,不可使用火药弹,免得引起薛明注意。”
薛礼得令,挑了一千军卒,让他们下马后在一名三代队员的带领下全速赶往山谷,寻找东西准备堵路。
这两里地将成为敌军的伤心之地,李世民下令剩余的两千人全部下马,整理装备,吃点干粮,以逸待劳等着敌军过来。
这第一战要打得猛,打得狠,全歼敌军后全速往秦州进军,薛举那边还在攻城,秦州依然是危机重重。
等待是漫长的,半个时辰过去,当又一名三代队员过来报告敌军已过来后,李世民下令全军立即上马,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打他个措手不及。
战马轻嘶着,吐着粗气,用铁蹄轻轻地刨着地面,它们似乎也感觉到骑士们的兴奋和紧张,只待骑士一声令下,就全力冲锋。
这条仅能容下六马并排的山路,马上将成为修罗魂场,血之国度,但究竟是谁的魂会散,血会流得多些呢?李世民也在期待这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恶战。
两千对两千,他们还不派斥候过来查探,难道他们是真的觉得不会或是不怕有授军过来?
这样的领军之将,要是在李世民帐下,早就人头落地了,哪里还能让他来祸害兄弟们。
很快,李世民作主帅的第一场对决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