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章

作品: 科举养家日常 |作者:召徕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5-02 23:3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思忖间,楚景把饭菜吃完了,小肚子都微微凸起来。

他从条凳上下来,端着碗筷进厨房,大丫正在厨房里准备一家人的晚饭,看到他来了,顺手接过楚景手里的碗,还问他:“吃饱了没?”

或许是因为经历过前朝的混乱,大丫懂事的过分,不止大丫,连二丫也一样,明明都是半大孩子,可是不论说话做事还是照顾人,身上都透着一股超脱年龄的成熟。

衬得楚景这个真正的西贝货都没那么特别了。

楚景应道:“吃饱了。大姐,我给你烧火吧。”

“不用,你去院子里玩吧。”她样貌清秀,声音不算清脆,但是很有一股温婉味道,就是面色有些发黄,手指因为经常干活变得粗壮,不止大丫,这个时代所有农户女子也一样。

楚景歪了歪头:“这会儿院子里冷,我想在灶膛边烤火。”

大丫想想,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那你小心一点,别烫着了。”

楚景:“嗯。”

他坐在灶膛边的小凳上,过一会儿就给灶膛里添柴禾,偶尔抬头,看着大丫忙碌的身影。

与电视剧里的情节不一样,古代农户们穿的大多是短裤和裋褐。女子穿的裙子也没有拖曳及地,只勉强盖过脚面,走动间还会露出鞋面。

大丫穿着素色麻裙,手脚利落的洗菜切菜,手法熟练地能看出残影。

快天黑的时候,他爷,三伯和他爹从地里回来了。

二丫倒水给他们洗手,大丫把饭菜端上桌,楚景跟在他大姐身后,端了一碟小菜和筷子。

老元氏冲着三儿媳妇屋子里喊了一声,孙氏应道:“娘,我就来了。”

农闲的时候,孙氏就呆在屋子里织布,家里人的衣服布料都是出自孙氏之手,其余的就拿去卖钱。

她手艺不错,不干其他活,专心织布,一天半能织好一匹布。除去麻线的成本,她织好一匹布,纯利润可得十三文钱,一个月下来也能得二百多文钱,再加上休息时间打络子,勉强凑个三百文钱。

这在农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所以,尽管孙氏膝下没有儿子,老元氏私下嘀咕,却从没在孙氏面前说什么难听话。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这些年一家人共患难的情分。

楚家以前人口多,划下来的宅基地也大,屋子也多。

正房有三间,他爷奶住一间,中间做堂屋,右边做厨房。

剩下的厢房就多了,因为人太少,留够小辈住的地方,孙氏织布的房间,和养蚕的地方,其余的屋子都被家里人用来做仓库。

整个农家小院还带前后院,后院就是茅房和养牲畜的地方,前院很空旷,就院子中央栽了一棵桃花树,楚景没事的时候就以桃树为中心,绕着跑圈。

堂屋里,人都到齐了,老元氏开始分餐。轮到楚景的时候,小孩儿捂着装白开水的碗道:“阿奶,我才吃了饭,不饿。”

他坐在饭桌上,也仅仅是出于礼貌。

否则一家人都在吃饭,就他跑一边去待着,那画面怎么想都很尴尬。

老元氏也没多劝,只是道:“白开水太寡淡了,让你大姐给你加点糖。”

楚景张口想拒绝,结果大丫动作更快,端着碗就走了。

于是,楚景就在饭桌上,双手捧着碗,小口小口喝着糖水,等着众人吃饭。

老元氏心都化了,咽下口中的食物,问他:“景儿今天去寒山寺好玩吗?”

楚景知道她想听什么,软声道:“寒山寺今天举行法会,来参加的人很多,街道两旁还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香草,木刻,不过我觉得都没有阿爷做的好看。”

楚阿爷矜持的笑道:“景儿不要这么说,他们能把东西做出去卖,可见还是有几分手艺的。”

楚景:“嗯。”

老元氏:“之后呢?”

楚景接着道:“我跟爹上山拜了菩萨,谢过住持爷爷,住持爷爷还送了我一束鲜花。”

“景儿这束鲜花还跟人换了一包点心呢。”楚成安抬起头笑道。

“这是怎么回事?”

楚成安把事情经过大致说了一遍,逗得其他人也跟着笑。

老元氏看着心爱的小孙子,感慨道:“也就是咱们景儿生得好,白白嫩嫩的,身上也干干净净,跟村里那些泥猴子不一样。否则换了旁人,别说拿一束鲜花,就是捧一篮子的花,那些夫人也不会多看一眼。”

“这话倒是在理。”楚成安抬手摸着儿子的小脑袋,忍不住又揉了揉。

楚景:……习惯就好。

等着家里人吃完饭,楚景才下了桌,在院子里绕圈圈,楚成安稀罕得不行,把儿子抱起来,哄他:“景儿乖,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玩吧。”

锻炼身体却被当做玩的楚景:………

楚成安把儿子抱回堂屋里,大手把人圈在怀中,抬头跟父亲哥哥说话。

无非是地里的活干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出去打份短工,哪里有合适的机会云云。

楚景竖着耳朵在他爹怀里正大光明地听,不时还会露出沉思的表情,小脸严肃的一批,弄得最后其他人都在看他。

堂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楚景不明所以,大大的眼睛里都是茫然。

楚成安捏捏他的小脸蛋:“你那么认真,听得懂我们说什么吗?”

楚景想起今天卖樱桃的老农……赚的那笔“巨款”,迟疑着点了点头。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试探道:“爹,我觉得做小生意比打短工更赚钱,也更轻松。”

新皇登基后,为了活跃经济,对中下层商人的限制松了许多,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条,就是商人子也可以参加科举。普通农户做小生意,只要没超过一定的银钱,是不用入商籍的。不过朝廷对大商人控制的依然严格,说白了,就是控大放小。

楚景觉得这个新皇挺好的,政策都比较灵活,人性。

这条信息还是他拐弯抹角从他爷嘴里套来的。

所以他才想让他爹做点小生意,为了加证自己说话的可信度,又补充道:“今天我看到卖樱桃的老伯伯,一会儿功夫就卖了好多钱,他的钱袋子都鼓鼓的。”

楚成安: “傻孩子,人家老伯卖樱桃,也只能卖那么几天。况且那么个大汁甜的樱桃,你以为是那么好采集的。”

楚成茂:“什么樱桃?”

楚成安看向他三哥,解释了两句,又道:“樱桃我放在厨房里,等会儿拿出来大家都尝尝味儿。”

楚成茂摆手:“不用,留着给景儿吃,小孩子喜欢吃那些甜甜的果子。”

楚景状似不经意道:“大姐姐和二姐姐也是孩子吧。”他还仰头问楚成安:“是吧,爹。”

楚成安把他搂紧了些,笑道:“景儿说的没错,大丫二丫也没多大。”

于是樱桃洗出来,每个人都尝了味儿,大丫二丫多分了几颗。

那包点心也经由老元氏的手分成了三份,他们老两口一份,三房一份,五房一份。

晚上楚成安搂着儿子睡觉,拍拍他的小背,低声道:“咱们景儿就是懂事,疼人,不愧是我的儿子。”

楚景动了动小身子,寻了个舒服位置,无奈道:“爹啊,你要真觉得我懂事了,就让我一个人睡吧。”

“那不行。”楚成安一口否决了,“你现在身体好转,正需要多注意着,让你一个人睡,你半夜踢被子着凉怎么办?”

“不会。”楚景道:“我睡相很好的。”

然而楚成安就是不同意,说什么都不好使。

过了一会儿,楚景在黑夜中,又道:“那我给你说的做小生意,你考虑得怎么样?”

楚成安哭笑不得,“景儿,家里还有你爷,你三伯和你爹呢,用不着你这个小娃娃考虑家里的生计。”

楚景觉得脑壳疼,年纪小,一点都不好,大人们只会当小孩儿在玩闹。

他揉了揉太阳穴,翻身背对着他爹。

楚成安伸手戳戳他的小胳膊

没反应。

楚景生闷气呢。

新县令上任的时候,楚家是拿回了原本的田地,10亩水田,6亩旱田。

他私下算过一笔账,水田种水稻,一年两季,精心伺弄着,每亩地能收获230斤左右,价钱取最大值4文钱一斤,每年可得十九两左右,这还是理想状态。

但家里人不可能把所有水稻卖了,还要留下口粮和种子,那银钱至少又要往下跌几两。

旱田种的就多了,最常见的是豆子,收获大,还能肥地,然后是萝卜,青菜。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竟然有红薯,他记得红薯是明朝万历年间传入天.朝的。

难道现在是明朝之后的朝代,可他也没听说过永靖年号啊,嘉靖倒是听说过。

得到的信息有限,饶是楚景也不能凭空猜测。

红薯的产量还不错,每亩有六百斤左右,而且这玩意儿含糖,能饱肚,可惜卖不出什么价钱。

应该说凡是地里能产出的农作物,都卖不上什么价钱。

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水稻,然后加上旱田里的农作物,一年能有个二十三、四两。

幸好新朝建立后,天下免税三年,之后赋税也减半,否则家里的收入还要再削减。

加上孙氏的织布收入,家里男人们偶尔打短工,鸡鸭猪卖钱后获得的收入,零零总总一年也有三十两出头。

养蚕是今年才开始养的,暂时不算在收入里。

然而三十两看着多,每人每年至少要用一两半,银钱就去了小一半。

家里人之前饱受贪官恶吏的欺压,熬坏了身子,这些年也一直在补。农忙时,还要花钱请人秋收。

家里的房子也是这几年才修缮好,各种家具添置。但是花钱大头,还是楚景的病。

如果问一个农户最怕什么,绝对是天灾,人祸,和疾病。

幸好,楚景的身体现在大好了。

※※※※※※※※※※※※※※※※※※※※

感谢在2019-05-29 16:15:04~2020-02-04 20:23: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昭昭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路路路、一人饮酒醉、无色 10瓶;予你挚终 4瓶;景行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科举养家日常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