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007节太史慈(2)

作品: 三国之苍生至上 |作者:飞星骑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4-02 04:2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众人出院迎看,只见一名英武不凡的青年正在策马而来,自然就是太史慈。太史慈此时只有十八岁,个子算不高,孔明目测他大概一米七,但身形精壮矫健,长得剑眉星目、气宇轩昂、颇为俊朗,他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身穿布衣,背负双戟,腰悬弓箭,手里提着一只被一箭射穿的野兔子,满脸欢喜神色。在看到孔明等人后,太史慈顿时面露诧异困惑的表情。

“母亲,他们是……”奔至院门后,太史慈干脆利索地翻身下马,大惑不解地看着孔融等人。

“慈儿,这位是太尉掾属孔融大人的夫人,这两位是孔大人的长公子和少公子,这四位都是孔大人的家丁家佣。”太史母微笑着介绍道。

太史慈顿时更加困惑了,他从来不认识孔明等人,不知道孔明等人为什么上门找他。

“在下孔明,拜见子义大哥。”孔明上前向太史慈行了一礼,他注意到太史慈双手上尽是硬茧,另外,太史慈的双戟和弓箭看起来都是粗制打造的,不是什么名品。看得出,太史慈虽然酷爱练武,但他没钱购买或定制精良的名品兵器,他骑的那马也是一样的,都是便宜货。太史慈的兵器是双戟,但他的戟跟吕布的方天画戟不同,方天画戟是长柄戟,太史慈的双戟属于“中柄戟”,更短的还有一种小戟,叫做“撩戟”,一般不被用于近战,而是被当成投枪、标枪、长矛用于投掷射杀目标。

太史慈瞪大眼看着孔明,他也是不敢相信这么一个三岁小孩居然说话如此顺畅并且文理语法这么熟练。“你……你好……”太史慈勉强地回过神,逐一地向孔明、陈氏、武安国等人回礼。

“诸位,请屋里坐吧!”太史母热情地招待众人。

“母亲,这是我路上打到的。”太史慈把手里的野兔子递给太史母,“就用它招待客人吧!”

“好、好。”太史慈微笑着点头,接过野兔子前去洗剥。

众人回到屋内陆续坐下(跪坐)。太史慈满腹疑窦地开口询问道:“敢问,诸位为何而来?”

“当然是为子义大哥你呀!”孔明微笑着道。

太史慈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孔明,他觉得,这些人里“说得上话的”应该是陈氏或武安国,没想到却是年龄最小的孔明,不得不让他感到匪夷所思。

“敢问,足下此话怎讲?”太史慈不得不跟孔明进行对话。

孔明笑吟吟地道:“子义大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下不世之功,眼下,乱世将至,在下早闻子义大哥之名,特地前来拜访,渴求子义大哥随我在乱世之中立下不世之功。”

太史慈听得心头一动,他本来就是一个胸怀雄心抱负的人,根据书上记载,他在病逝前深感不甘地长声叹息“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换句话说,他在死时是非常不甘心的,是非常不想死的,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没有立下真正的不世之功,死得太早了,死而有憾。孔明提前二十多年把这句话在太史慈面前说出来,自然一下子说进了太史慈的心坎里,虽说这句话是太史慈在二十多年后说的,但这句话肯定早就在他心里产生了。

深深地吸口气后,太史慈肃然正色地道:“孔少公子,天下如何‘乱世将至’?”

孔明仍然笑吟吟地道:“当今朝廷,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于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于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民间既已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后便是民怨沸腾,民怨沸腾后便是民变蜂起,冀州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十多年来鼓动人心、聚敛爪牙,就是为了图谋造反,如今,他们羽翼已丰,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造反了,届时,天下如何不乱?”

不止太史慈,陈氏、武安国等人都听得大吃一惊。

“孔少公子,此话当真?”太史慈目光炙热而急切地看着孔明。

“三四个月内,我的话就会化为现实,子义大哥不信的话,请拭目以待。”孔明胸有成竹。

太史慈的眼神在急剧地变化着,脸上表情也在风云变幻。

“子义大哥,乱世将至,你手持三尺剑立下不世之功的历史机遇将至。”孔明气定神闲地开始招揽太史慈,“那么,你还在等什么呢?另外,你想在乱世中立下不世之功,除了要有一身本事外,还得遇上明主,否则只会明珠暗投、遗憾终身。对于你的一身本事,我是毫不怀疑的,至于明主么……那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哦。”

太史慈明白孔明的意思了,他用又难以置信又有些哑然失笑的表情看着孔明:“孔少公子,你是想要我投效你?”这时,他突然看清孔明的双眼,顿时大吃一惊,“你……你竟长有双瞳?”

“小子!”武安国在旁边忍不住开口道,“我家少公子可是紫微星下凡,别看他只有三岁,但却聪慧过人、料事如神,怎么?我家少公子不值得你投效吗?还是你看不上我家少公子?”

太史慈的表情动了动。

“还有!”武安国又道,“我家少公子离开豫州鲁县后,本该一路向西,前去洛阳找我家老爷,就为了招纳你,我家少公子特地向东远行五百多里来到青州黄县你家,亲自上门拜访,这还不够诚意吗?”

“子义大哥!”孔明从容不迫地道,“你可以试一试,如果我只是夸夸其谈,三四个月后,天下没有大乱,你大可离我而去。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我绝不阻拦你,但我相信,你肯定不会后悔你现在的决定和选择。”

太史慈明显被说动了,一来,孔明这个三岁小孩在他面前犹如成年人般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加上孔明“天生异相,双目四瞳”,不得不让他相信了孔明“绝非凡人”,二来,孔明特地赶路五百多里亲自上门拜访招揽,这份诚意也让他被感动了。“母亲!”太史慈望向正在旁边灶台边忙碌的太史母,显然,他在征询他母亲的意思。太史慈侍母极孝,在这件重大的事情上,他肯定要征求得到母亲的表态。

太史母一直听着众人的对话,她微笑着道:“慈儿,孔圣人说过,男儿志在四方,我知你从小胸怀大志,一直都是鼎力支持你,为了便于你练武,我特地请人为你打造了双戟和弓箭,为了便于你练习骑术,我特地买了那匹老马,哪怕家里再困难,也没有卖掉那匹老马,如今,天下即将大乱,你确实也该出去闯荡建功了,否则,你读的兵书、练的武艺岂不是都白费了?”

太史母的深明大义让孔明等人都感动感慨不已。

太史慈面露不舍表情,语气也有些哽咽:“可是,母亲,孔圣人还说过,父母在,不远游……”

太史母笑道:“孔圣人说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可不要曲解孔圣人的话。”

“子义大哥,太史夫人,你们不需要这么伤感的。”孔明笑道,“你们母子俩不会分散的,只是暂时分别,我跟你们保证,过不了多久,长者一年,短者半载,你们母子俩便会团聚了,并且可以安定下来、相伴长久。”

“好、好、好。”太史母笑着点点头。

得到母亲的同意和鼓励后,太史慈回身正色肃容地向孔明行礼:“太史慈愿追随少公子。”

“好、好,子义大哥不必多礼!”孔明喜出望外地扶起太史慈,“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人。”他心里得意不已,没费什么事,就招揽到了太史慈这员猛将、名将,这年头,人确实很单纯。

武安国哈哈大笑着上前拍了一下太史慈的肩膀:“少公子特地带着我们跑了五百多里过来找你,我们十分不解,但少公子心意坚定,他把你夸成了一朵花,好,恰巧我此时有些技痒,咱们俩出去切磋一下,如何?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像少公子说的那般了得。”

“好啊!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还请霸候大哥多多指教!”太史慈欣然应允。

“二位!点到为止即可!千万注意分寸啊!”孔明连忙嘱咐道,他可不想自家人弄出死伤。

“放心吧!少公子!”“没事的!我们只是切磋!”两人一个使长锤一个使双戟,走到院内空地上,先互相行礼,然后追风逐电地战成一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之苍生至上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