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月高挂,繁星点点。
热闹的江都县,即将迎来夜晚的寂寥。
随着城门落锁,更夫准备出门,宵禁的时辰,便快到了。
知县府,坐落在东巷。
大门外此时围满了人,一个个将脖子伸得老长,四处张望着。
这群人中,有官吏,也有商绅。
对于巡按御史即将到来,他们心中既忐忑,又好奇。
最为不安的,是何知县。
他临近傍晚才收到巡按御史的来信,信中表明他们一行人在酉时就已经踏入江都县,大约宵禁前会来到知县府。
信中末尾还特别提到了一件事。
说此行中有一名贵人需要好生伺候着。
“这贵人,得多贵啊?”
何知县肥胖的脸上挂满了忧愁,能被巡按御史称为贵人的,来头肯定不小。
等了约一炷香的时间,巷子口终于出现了几个人的身影。
红袍着身的朱媛媛兴高采烈的走在最前头,手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手串,婢女小青则是跟在她的后头,手上提着各种小玩意儿。
于光与灰衣老者并肩而行,他手上也提着各种物件。
看着自己手上这大大小小的东西,于光不禁一阵苦笑。
想来这贵人很少出门,买起东西来连价钱都不问,一买,便买这么多。
明朝都察院将全国分为十三个道,每道都派有监察御史,共计一百一十二人,从正七品官职,与县令同级。
别看官小,但权力却很大。
御史有监察百官之责,而外出巡查的,则被称为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可见其位高;“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可见其权重;“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可见其职宽;“御史犯罪,加三等”,可见其责严。
于光,便是此次来巡察江南道的巡按御史,只不过此时,却成为一个小小的拎物侍童。
没办法,谁叫那贵人有个好爹呢?
待到于光这一行人出现,何知县立马率着其余等候的人蜂拥而至。
“哎呀辛苦辛苦,买了这么多好东西啊,这些可都是江都县的特产,想来小姐品味超凡啊!”
何知县一脸肥肉,此刻笑得眼睛都瞧不见了。
他并没有先跟于光打招呼,而是向朱媛媛谄媚的行礼。
当他看到一行人中,这陌生的姑娘走在最前头时,便猜到了信中所提到的贵人,想必就是此人了。
只是他猜不出来,这位戴着面纱的小姐,究竟是谁家的姑娘。
公主?郡主?还是京都那四大门阀家中的千金?
管她是谁,反正讨好总是没坏处的。
何知县如此想着。
哪知,朱媛媛瞧都没瞧何知县一眼,只是道了句:“饭菜准备好了没有,本姑娘饿了!”
何知县一愣,连忙笑道:“有有,府上准备了丰盛的晚宴,都是江都......”
“准备了就开席,屁话真多!”
何知县话都没说完,就被朱媛媛打断。
他只好恭敬的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后快步跑到于光和老者的面前。
“敢问哪位是本次的巡按御史大人啊?”
何知县不敢乱猜,眼前两人,老者虽面容怪异又阴沉,但却透着一股子非凡的气势,而那中年男子虽然像侍童般拎着物品,可穿的衣服却是锦衣。
他真的分不清楚谁才是巡按御史。
常老没有理会这个问题,淡淡的瞥了一眼何知县,便快步跟上已经进府的朱媛媛。
倒是于光拱手道:“守常兄别来无恙。”
何知县名敬文,字守常。
一听到对方如此称呼自己,何敬文有些疑惑,他仔细看了一眼于光,却不记得彼此有过交集。
照理说,第一次见面的话,一般都是称呼对方的名,而不是字。
瞧着对方脸上的疑惑,于光平淡的说道:“想来是守常兄忙于县务,将我忘了,在下于伯升,永康十一年秋闱,你我同为进士。”
“哦!伯升兄!”
何知县一拍脑门,装作懊悔的模样:“哎呀真是惭愧,是我眼拙了,伯升兄乃是那年传胪,是我等皆楷模,你看看我,哎呀。”
“来来来,怎么能让伯升兄拿这么多东西呢,给我一些。”
于光也没客气,直接将手中的物品全部交由给了何知县。
“请请,舟车劳顿,请速速入府,我早已备好了晚宴,说来惭愧,都没能在城外迎接伯升兄,待会愚兄自罚三杯。”
“请。”
在一群人的簇拥之下,于光缓缓走进了知县府。
......
此时,宋府。
夜风摇曳着灯笼,微黄的灯光洒满庭院。
宋仁独自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正捧着当朝律法读着。
他满脑子都在想明日的官司该怎么打,也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案子,是必然要翻的,但得罪的人,也就多了。
柴大富作为江都县的商绅,其家族背靠着,听说不止是何知县。
而何知县能在这江都县做一方县令,其背后的靠山,自然也来头不小。
虽说明朝有数百个州县,但并不是每个县的知县都是同等的,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没背景没靠山的知县,往往都在那穷山僻壤,凄苦的待着,想要捞点油水,税都收到若干年以后了。
而像何知县这种能在江南道如此富足的地方当上知县,上头必然有人。
更别提这里还是扬州府的管辖之地,紧挨着金陵。
金陵,那可是明朝的旧都!
和宋仁记忆中的明朝一样,当朝皇帝朱聿发动“平乱之役”,夺了自己侄子的江山。
于次年建燕京西宫,永康十五年,正式迁都燕京。
这历史,倒是和明朝的朱棣皇帝极其相似。
而不相似的点在于,迁都之后,整个南直隶包括金陵,就归汉王朱高黎管辖,领兵坐镇。
但前身记忆里,汉王的藩镇是在云南,且名字也不一样。
对此偏差,宋仁只能说平行世界嘛,历史总是雷同的。
就在宋仁思考官司的细微末节,以及退路时,只听得“唰”的一声响。
一个人影,从院墙外飞落于院内中。
“相公,你怎么在这?”
宋舞落地一抬头,便看见宋仁一脸和熙的笑容望着她,心里顿时涌入一股暖流。
相公竟然在等我,他这么关心我的吗?
宋仁笑道:“消息都传出去了?”
宋舞点了点头:“都传出去了,特别是西巷的张婶,那可是县里出了名的碎嘴婆子,恐怕明日一早,相公要帮小翠翻案,状告柴大富的消息就人尽皆知了。”
宋仁放下书本,缓缓起身。
他望着被乌云遮蔽的月亮,忽然说道:“天气有些燥热,想来明日是有雨了。”
热闹的江都县,即将迎来夜晚的寂寥。
随着城门落锁,更夫准备出门,宵禁的时辰,便快到了。
知县府,坐落在东巷。
大门外此时围满了人,一个个将脖子伸得老长,四处张望着。
这群人中,有官吏,也有商绅。
对于巡按御史即将到来,他们心中既忐忑,又好奇。
最为不安的,是何知县。
他临近傍晚才收到巡按御史的来信,信中表明他们一行人在酉时就已经踏入江都县,大约宵禁前会来到知县府。
信中末尾还特别提到了一件事。
说此行中有一名贵人需要好生伺候着。
“这贵人,得多贵啊?”
何知县肥胖的脸上挂满了忧愁,能被巡按御史称为贵人的,来头肯定不小。
等了约一炷香的时间,巷子口终于出现了几个人的身影。
红袍着身的朱媛媛兴高采烈的走在最前头,手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手串,婢女小青则是跟在她的后头,手上提着各种小玩意儿。
于光与灰衣老者并肩而行,他手上也提着各种物件。
看着自己手上这大大小小的东西,于光不禁一阵苦笑。
想来这贵人很少出门,买起东西来连价钱都不问,一买,便买这么多。
明朝都察院将全国分为十三个道,每道都派有监察御史,共计一百一十二人,从正七品官职,与县令同级。
别看官小,但权力却很大。
御史有监察百官之责,而外出巡查的,则被称为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可见其位高;“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可见其权重;“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可见其职宽;“御史犯罪,加三等”,可见其责严。
于光,便是此次来巡察江南道的巡按御史,只不过此时,却成为一个小小的拎物侍童。
没办法,谁叫那贵人有个好爹呢?
待到于光这一行人出现,何知县立马率着其余等候的人蜂拥而至。
“哎呀辛苦辛苦,买了这么多好东西啊,这些可都是江都县的特产,想来小姐品味超凡啊!”
何知县一脸肥肉,此刻笑得眼睛都瞧不见了。
他并没有先跟于光打招呼,而是向朱媛媛谄媚的行礼。
当他看到一行人中,这陌生的姑娘走在最前头时,便猜到了信中所提到的贵人,想必就是此人了。
只是他猜不出来,这位戴着面纱的小姐,究竟是谁家的姑娘。
公主?郡主?还是京都那四大门阀家中的千金?
管她是谁,反正讨好总是没坏处的。
何知县如此想着。
哪知,朱媛媛瞧都没瞧何知县一眼,只是道了句:“饭菜准备好了没有,本姑娘饿了!”
何知县一愣,连忙笑道:“有有,府上准备了丰盛的晚宴,都是江都......”
“准备了就开席,屁话真多!”
何知县话都没说完,就被朱媛媛打断。
他只好恭敬的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后快步跑到于光和老者的面前。
“敢问哪位是本次的巡按御史大人啊?”
何知县不敢乱猜,眼前两人,老者虽面容怪异又阴沉,但却透着一股子非凡的气势,而那中年男子虽然像侍童般拎着物品,可穿的衣服却是锦衣。
他真的分不清楚谁才是巡按御史。
常老没有理会这个问题,淡淡的瞥了一眼何知县,便快步跟上已经进府的朱媛媛。
倒是于光拱手道:“守常兄别来无恙。”
何知县名敬文,字守常。
一听到对方如此称呼自己,何敬文有些疑惑,他仔细看了一眼于光,却不记得彼此有过交集。
照理说,第一次见面的话,一般都是称呼对方的名,而不是字。
瞧着对方脸上的疑惑,于光平淡的说道:“想来是守常兄忙于县务,将我忘了,在下于伯升,永康十一年秋闱,你我同为进士。”
“哦!伯升兄!”
何知县一拍脑门,装作懊悔的模样:“哎呀真是惭愧,是我眼拙了,伯升兄乃是那年传胪,是我等皆楷模,你看看我,哎呀。”
“来来来,怎么能让伯升兄拿这么多东西呢,给我一些。”
于光也没客气,直接将手中的物品全部交由给了何知县。
“请请,舟车劳顿,请速速入府,我早已备好了晚宴,说来惭愧,都没能在城外迎接伯升兄,待会愚兄自罚三杯。”
“请。”
在一群人的簇拥之下,于光缓缓走进了知县府。
......
此时,宋府。
夜风摇曳着灯笼,微黄的灯光洒满庭院。
宋仁独自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正捧着当朝律法读着。
他满脑子都在想明日的官司该怎么打,也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案子,是必然要翻的,但得罪的人,也就多了。
柴大富作为江都县的商绅,其家族背靠着,听说不止是何知县。
而何知县能在这江都县做一方县令,其背后的靠山,自然也来头不小。
虽说明朝有数百个州县,但并不是每个县的知县都是同等的,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没背景没靠山的知县,往往都在那穷山僻壤,凄苦的待着,想要捞点油水,税都收到若干年以后了。
而像何知县这种能在江南道如此富足的地方当上知县,上头必然有人。
更别提这里还是扬州府的管辖之地,紧挨着金陵。
金陵,那可是明朝的旧都!
和宋仁记忆中的明朝一样,当朝皇帝朱聿发动“平乱之役”,夺了自己侄子的江山。
于次年建燕京西宫,永康十五年,正式迁都燕京。
这历史,倒是和明朝的朱棣皇帝极其相似。
而不相似的点在于,迁都之后,整个南直隶包括金陵,就归汉王朱高黎管辖,领兵坐镇。
但前身记忆里,汉王的藩镇是在云南,且名字也不一样。
对此偏差,宋仁只能说平行世界嘛,历史总是雷同的。
就在宋仁思考官司的细微末节,以及退路时,只听得“唰”的一声响。
一个人影,从院墙外飞落于院内中。
“相公,你怎么在这?”
宋舞落地一抬头,便看见宋仁一脸和熙的笑容望着她,心里顿时涌入一股暖流。
相公竟然在等我,他这么关心我的吗?
宋仁笑道:“消息都传出去了?”
宋舞点了点头:“都传出去了,特别是西巷的张婶,那可是县里出了名的碎嘴婆子,恐怕明日一早,相公要帮小翠翻案,状告柴大富的消息就人尽皆知了。”
宋仁放下书本,缓缓起身。
他望着被乌云遮蔽的月亮,忽然说道:“天气有些燥热,想来明日是有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