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出问

作品: 嬿婉及良时 |作者:初云之初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4-25 23:07|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锦书回宫, 是在四月末, 春将尽时。

承熙正在含元殿听何公等几位重臣议事, 听说这消息, 同他们说一声, 忙不迭跑过去, 亲自迎进了甘露殿。

“都是多大的人了, 怎么还这样冒失?”锦书拿帕子去擦他额头薄汗,笑道:“做了天子,便要有天子的仪度才是。”

“天子怎么啦, ”承熙亲昵的挽着她的手:“天子也有娘呀。”

“母后你不知道,这些天太傅们总叫我过去听课,一说起来便没完没了, ”他抱怨道:“好烦的。”

“不许胡说, ”承熙的几位太傅,皆是先帝在时选定, 锦书都见过, 确是端方君子:“太傅们都是为你好。”

“不公平, ”承熙闷闷道:“母后不帮我, 反倒帮着外人。”

锦书抿着唇笑, 手中团扇在他身上轻拍,母子二人相携, 往甘露殿去了。

“楚王兄好吗?”到了内殿,承熙才问:“伤势如何?”

“还好, ”锦书道:“我走之前, 还特意问过太医,他说一切皆好,再过几月,便能痊愈。”

“楚王兄于军中颇有人脉,久留长安,未免生变,几位太傅同我说过几句,想将他外放,”承熙低头去剥松子,果仁儿搁到水晶碟子里:“母后怎么想?”

“你是天子,何公等人是辅臣,这些事情当然要由你们商定,怎么问到我身上来了?”锦书微觉诧异,自若道:“你们看着办便是。”

承熙那双同先帝相像的眼睛看着她,似乎在观望她这话是否真心,锦书自碟中取了几颗果仁儿送入口中,吃下之后,方才道:“怎么了?”

“没什么,”承熙眼底光彩几乎遮掩不住,拖着小凳子往前挪了挪,道:“他有自己本事在,并非轻易便可钳制之人,倘若到了地方,不免有做大之虞,还是留居长安为上,便是安付差事,也安心些。”

锦书细细打量他神情,心中似乎压了一块石头,坠坠的重,然而最终,也只是轻笑:“母后已经说过了,你才是天子,想要做什么,便放开手脚去做,这天下终究是你的,总要试着长大。”

“我已经在努力了,”承熙板着脸说了一句,又忍不住偷偷笑,得意道:“这些天何公他们夸过我好多次呢,说我有人主之风。”

锦书抿着唇笑:“那你还说太傅们欺负你?”

“那不一样,”承熙脸一拉,闷闷道:“他们恨不能将头脑中的东西一股脑儿灌输给我,谁受得了?”

锦书轻轻拍他肩膀:“慢慢来,不急不躁,才是上策。”

“嗯!”承熙重重点头:“有母后在,我什么都不怕。”

“你呀,”锦书摇头失笑:“何公他们还在议事,你接我过来,已经足够,快些回去吧,母后亲去准备,你中午回来用膳。”

承熙笑嘻嘻的应了:“要吃菊花虾和一品豆腐。”

“知道了,”锦书催他:“再不回去,何公该等急了。”

红叶侍立在她身侧,目送承熙离去,轻声笑道:“圣上孝心可嘉,娘娘有福气。”

“他确实有孝心,”锦书目光微暗,轻不可闻的叹口气:“也很聪明。”

她于承安有意是真,但不愿伤及承熙,也是真。

毕竟他还太小,大周局势未稳。

再则,他对于承安的敌视,她也不是感觉不到。

……

半月前,清河行宫。

“先帝驾崩未及半年,承熙尚且年幼,你若有意,怕要等很久。”锦书看着承安,缓缓道:“倘若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来不及了,”承安含笑看着她,冷峻眉眼中,有种少见的柔和:“已经等了这么些年,再等几年,也没什么。”

“承熙还太小,离不得母亲,我只怕他心里也有疙瘩,” 锦书垂眼去看不远处那只落到地上的飞雀:“是我对你不住。”

二人将话都说开,反倒没那么多拘束,承安看她一看,道:“不是因为先帝?”

“先帝不是那种人。”锦书摇头笑了。

承安伸手将她微微散开的发丝挽回耳后:“哪种人?”

“拘泥于俗礼和规矩的人。”锦书思及前世,笑意愈深。

“锦书。”承安忽然轻轻叫了一声她的名字。

说起来,这名字也已经很久没人叫过了。

也没人有资格再叫她这个名字。

以至于锦书初一听见,竟怔了一怔。

“等长安平定,承熙坐稳那位置,我们离开这儿吧。”承安看着她,认真道。

锦书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只是定定看着他,红了眼眶。

这是前世,他为她同先帝对峙,在含元殿说过的话。

别过头去,掩饰掉眼底泪光,她轻轻道:“你想去哪儿?”

“去哪儿都行,”承安洒脱一笑:“天南也好,地北也好,随便什么地方都好,只要我们在一起,还有什么好怕的?”

两世纠缠,他想要的,其实也很简单。

“好,”锦书心中一片暖热,手指轻轻摩挲他面颊:“等长安稳定,承熙再大些,我们就离开长安,远走高飞,做对寻常夫妻。”

“到时天高云阔,再没有任何阻隔,”承安眼眸底部似乎有一片星海,熠熠生辉:“真好。”

锦书抿着唇笑,面颊一对梨涡浅浅,他看得心热,终于凑过去,亲了一亲。

二人相拥,再也无话。

……

回宫之后,锦书的日子似乎回到正轨,每日留在甘露殿里翻书习字,觉得无趣,便召见几个命妇说话,闲暇时便为承熙做些衣裳点心,极是充实。

承熙见着欢喜,似乎找到了自己儿时的记忆一般,虽然父皇不在了,但母后还在,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依旧是一个家。

这天上午,何公说起先帝时对河西道豪强连打带消的处置手段,承熙端坐一侧,听得认真,时不时问一句,到最后,竟也举一反三,说的头头是道。

“先帝庇佑,祖宗有灵,”何公亲眼看着承熙长大,多有教导,因为儿女不在身边,承熙又爱往何家去玩儿的缘故,真心爱重这孩子,心中感慨,不觉老泪纵横:“圣上年少而敏达,正是国之大幸。”

“还要多谢太傅教导,”承熙也极尊敬何公,赶忙相劝:“您继续讲,我还想听呢。”

“今天便不说了,圣上既然已经知道,老臣也就不必再三啰嗦,”何公看着他,语气欣慰:“早些用膳去吧,虽然勤勉,也要顾惜自己身体。”

承熙站起身,尊敬道:“好,我顺路先送您出去,再回宫用膳。”

……

送别何公,承熙方才往甘露殿去,人还没过去,便听身边内侍道:“圣上,今日楚王殿下入宫了。”

承熙脚步一顿,随即继续,语气却微微沉下去了:“怎么不早说?”

“楚王殿下也是刚到,”那内侍赶紧解释:“方才您同何公说话,奴才不敢多嘴。”

“知道了。”承熙目光有转瞬阴翳,随即转为平静,也不停留,径自往甘露殿去。

没有理会内侍们的齐声问安,侍立在门外的宫人将玉帘掀开,请他入内时,锦书正同承安说话,面前桌案上只搁了酒壶并一只杯子,显然是在等他。

承安起身示礼,承熙则摆摆手,示意他落座:“楚王兄的伤,可是大好了?”

“都已无碍,”承安答得淡然:“是以入宫请见太后与圣上。”

承熙面上也无多少热乎气儿:“是吗,正该好生休养几日才是。”

锦书早知二人有隙,再不能如以前那般亲近,也不相劝,只看宫人们一眼,吩咐道:“传膳吧。”

红叶红芳跟随她多年,早就是心腹,她与承安之事,也心知肚明,这会儿见承安与承熙皆在,心中不免有些忧意,不易察觉的看锦书一眼,轻声应了。

这顿午膳吃的沉闷,自从先帝驾崩后,他们三人聚在一起用膳的气氛,就一直如此。

锦书在心底叹口气,盛了两碗寿字鸭羹,道:“都尝尝这个,小厨房手艺不错。”

那两只碗便摆在一道,她没有递过去,只等着他们自己取用,承熙没看承安,先行伸手,手指触及碗沿时,另一只手却同时伸过,将旁边那只碗取走了。

承安拿汤匙尝了一尝,颔首笑道:“确实味美。”

锦书淡淡的笑: “你若喜欢,便从鲁地请个厨子做去,这本就是那儿的名菜。”

承熙抿紧了唇,将那只碗搁在自己面前,方才的动静略微有些大。

尝了一口,他便不再动,摇头微笑道:“不合我的胃口。”

“那就用些别的,”锦书依旧在笑:“一桌子菜,总有合你胃口的吧?”

承熙轻轻“嗯”了一声,低头用膳,不再开口。

承安毕竟是外臣,不可在宫中久留,用过午膳后,便起身告辞。

承熙目光晦暗,同他说了几句,便吩咐人送他出去。

已经是五月,后殿里那株仙客来开花儿了,粉润润的色泽,美极了。

锦书近来颇爱园艺,正拿了剪刀,慢条斯理的修剪乱枝,神情恬淡。

后殿里只他们母子二人,也叫承熙心中苦苦压抑许久的话语再忍不住,上前几步,终于出口。

“母后,”他轻轻道:“你也喜欢楚王兄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嬿婉及良时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