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6章

作品: 八十年代甜蜜蜜 |作者:春温一笑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1-01 08:0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余乐施打来电话, 说三奶奶最近胃口不大好, 让她到医院检查,她死活不去, 家里人劝不了她,正在犯愁。余小妮接的电话,当时就急了, “等我打电话劝她,有病不上医院怎么行呢?”齐郁杨接过话筒, “大娃哥, 你带姥到北京来呗。来了之后有病看病, 没病咱们陪姥四处转转,你就当旅游了。”

余乐施觉得有道理,“行,听杨杨的。”到单位请了假,和他的爱人文媛一起陪三奶奶来了北京。

文媛就是齐郁杨曾经帮过的那个矿大学生了。她经齐郁杨介绍给刘科长、王兰花的女儿做家庭教师, 赚到的钱足够她的生活费, 手头不再拮据, 人渐渐的开朗了, 一来二去的,和余乐施聊的挺好。

余乐施本来就报了夜校,和文媛恋爱之后,一心奋发上进好配上文媛这个大学生,刻苦读书,拿到了专科文凭, 学校给转了正。之后余乐施又上了函授,现在已经是本科学历了,终于赶上了他的妻子,长长松了口气。

齐郁杨提前叮嘱了余乐施,一定要买卧铺票。她问过卧铺车厢号是15号,到了这天和齐铁庚一齐来接站,齐铁庚开车在外面等,她买了站台票,就在15号车前等,顺利的接到了人。

“姥。”见了三奶奶,齐郁杨就笑咪咪的抱着撒娇。

“姥的乖杨杨,越长越好看啦。”三奶奶看着齐郁杨怎么看怎么顺眼,乐呵呵的抱着不撒手。

“这还真是见了孙女,就把孙子抛到脑后啦。”余乐施语气酸溜溜的,醋味儿很浓。

“真没有自知之明,孙子能和孙女比吗?我这个孙媳妇都没好意思提意见呢,哪轮着你了?”文媛笑着嗔怪。

“是是是,孙媳妇说的对,孙子太没有自知之明了。”余乐施马上态度很好的承认错误。

齐郁杨和三奶奶笑得不行了,“大娃,还是得你媳妇儿治你,最管用。”

齐郁杨热心的要帮文媛拿行李,“大嫂,行李给我。”

文媛不给她,“这儿不是有个壮劳力吗?让他拿。”余乐施忙抢过文媛的提包,他自己两手各拎一个,背上背了一个,“有男人在,轮不着女人干活儿,行李都归我背。”齐郁杨和文媛各拎了一个轻便小包,陪着三奶奶,顺着人流出了火车站。

齐铁庚在外面等着呢,见他们出来,忙帮着把行李放到了后备箱,然后就坐上车直接回家。

“姑父,您都买车了啊。”余乐施坐在副驾驶上,羡慕的打量这台新车。

齐铁庚笑,“这不是杨杨开公司当老板了吗,我这当爹的就买了辆车,给我闺女当司机了。”

“杨杨自己开公司了啊,了不起,以后是不是要叫你齐老板了?”余乐施回头笑。

“以后请叫我齐总。”齐郁杨坐在后排中间的位置上,大言不惭。

“杨杨,叫你啥?”三奶奶听不懂了。

“齐总经理啊,简称齐总。”齐郁杨和文媛一起解释。

“总经理,我杨杨出息了。”三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齐郁杨亲亲热热扶着三奶奶,“姥,我以后是要开公司赚大钱的,您健健康康的活着,看着我成为齐总,好不好?”

“杨杨这是劝您不要讳疾忌医,该看病就看病。”文媛忙道。

因为三奶奶不肯上医院看病的事,可把她给愁坏了。

不光她,余乐施和余庆、周向兰也担着心。家里也就考上军校远在大连的余乐惠不知道这件事了。

三奶奶心里热呼呼的,故意板起脸,“要让姥健健康康的活着,杨杨你只当齐总可不行。”

“姥还想我怎么样啊。”齐郁杨奇怪。

三奶奶乐了,“杨杨,你也到年龄了,得嫁人生个孩子,姥才能提起心气儿。”

“哈哈哈。”三奶奶的话说得余乐施哈哈大笑,“杨杨,你这大学才毕业,就被催婚了哈哈哈。”

“姥,我才二十岁。”齐郁杨哭笑不得。

“那,你明年结婚,后年生孩子。”三奶奶要求不高。

“后年结婚,大大大后年生孩子。”齐郁杨讨价还价。

“行。”三奶奶咧着没牙的嘴笑,祖孙俩愉快的达到了协议。

余乐施感慨,“还是杨杨说话管用,这还没到家呢,路上杨杨就把奶说服了。要不是检查胃病得空腹,咱们现在就能拐个弯去医院了。”

“明早去。我当司机。婶儿,明天这就是您的专车。”齐铁庚乐呵呵的道。

到了家,余小妮已经做好了一大桌丰富的菜肴,听说三奶奶已经答应去医院了,余小妮高兴得解下围裙,“来来来,都去洗手洗脸,开饭啦!”

齐郁杨给三奶奶盛汤,“姥,饭前先喝汤,养胃。”

三奶奶喝着酸酸甜甜的开胃汤,心里别提多舒服了。

余小妮盛了汤递给余乐施、文媛,“大娃,媛媛,喝汤。”问着老家的情况,知道余庆和周向兰一切都好,余乐惠在军校的学习顺利,文媛的妹妹文姝也考上了大学,很替他们高兴。

三奶奶精神头很好,“大娃娶着个好媳妇儿,小日子过得美。啥时候二娃也娶个舒心媳妇儿,杨杨嫁个好人家,我就踏实了。”

“杨杨这个没问题。”余小妮小声的告诉三奶奶。

说是小声,其实也不太小,毕竟三奶奶年纪大了耳朵不好。

“杨杨有对象了?”三奶奶又惊又喜。

三奶奶也是压低了声音的,但耳朵背的人声音再低也就那样了,总之还是都能听见。

余小妮笑着点头。

因为三奶奶和余小妮说的是“悄悄话”,大家只好装着听不见,憋着笑,挺辛苦的。

“是啥人啊,啥人配得上咱杨杨?”三奶奶又高兴又好奇。

“那孩子这两天不在国内,等他回来的时候您见见,给杨杨把把关。”余小妮亲热的道。

“出国了啊?好,洋气,杨杨就该找个洋气的。”三奶奶笑得眼睛咪成了一条线。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齐郁杨不好意思,脸蛋粉扑扑的。

这天晚上余乐施和文媛就在客房住了,齐郁杨和三奶奶睡一张床,祖孙两个说话一直说到后半夜,齐郁杨才迷迷糊糊偎依在三奶奶怀里睡着了。

大概是原主从小被三奶奶抚养成大的关系,齐郁杨到了三奶奶身边就觉得踏实、舒服,睡得特别香甜。

第二天大家一起陪三奶奶去了趟医院。这家医院的院长和顾老爷子是同学,齐郁杨开了个后门,当天就拿到了检查结果。

三奶奶没事,只是浅表性的胃炎,注意饮食、按时服药就没事了。

知道三奶奶没事,大家都很高兴,余乐施打电话回家报告了情况,然后全家人准备出去吃饭庆祝。这回把余义、江小草和余清莲一家也叫上了。九个人要了个包间,畅享美味,畅所欲言。

席间,大家很有默契的对余家的事一字不提。

吃完饭之后没有马上走,分成了两拨聊天说话,余小妮、余义等人陪三奶奶喝茶看电话,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余乐施和文媛把余家的情况跟齐郁杨、余清莲提了提。

其实余清蘅自杀的消息还没传过来,不过就算这样,余家也全是糟心事:余仁本来在狱里表现不错,有希望减刑,但余乐山去探视的时候满腹怨言,把他爹狠狠骂了一顿,余仁受到刺激,在狱里打架伤人,反倒加了两年刑期;余智比余仁好一点,非但没有加刑,还减刑一年半,但听到余清芬生病去世的消息,他也病倒了;老三余礼这些年来也没娶上新媳妇儿,常年沉默寡言闷头干活儿,看着跟个小老头一样,和他爹余老头站到一起倒像是兄弟。

老五余信本来应该是过得最好的,他和他老婆陈丽都是老师,铁饭碗,膝下一儿一女,余老头余老太又偏向他,不让他往家里交钱,日子应该很滋润。但不幸的是,去年余信和陈丽的儿子余乐天很有爱心的要义务献血,余信对这个儿子百依百顺,拦不住,他就带着余乐天一起献血了。献血就献血,光献血也没事,问题是他闲着没事和工作人员闲聊,“我血型是ab型,用到的血多不?我儿子是o型血,用的应该挺多的。”

工作人员是个愣头青小伙子,说话直接了当的,不拐弯,“您儿子是收养的?如果是亲生的,您是ab型血,孩子绝不可能是o型。”

余信当时脸就白了。

过后他详细查了果,他的血型没错,余乐天的血型没错,而ab型的父亲确实不可能有o型血的孩子。他一直以来都以余乐天为骄傲自豪,知道余乐天不是他的儿子,他险些发了疯,掐着陈丽的脖子让陈丽说实话。陈丽从他的魔爪中挣脱出来,叫声尖锐,“如果不是怀了孩子,我能嫁给你?你也不照照镜子,你学历不行,长得不行,家里还是农村的,我看上你哪一点了?”

余信差点没被陈丽这话给气死,谁知陈丽还没完,“你不是也抛弃了农村的未婚妻吗?你抛弃人家的时候不也和人家那啥过了吗?咱俩谁也别说谁,你和我是一样的。”余信被陈丽这么轻视轻蔑,气上加气怒上加怒,用力拉过陈丽没头没脑的打骂,狠命掐她脖子,一直到陈丽身子不再动弹,他才蓦然惊觉,自己浑身是汗的瘫坐到地上。

余信家里这么吵,邻居心慌,向陈丽的父母报了信。

陈丽的父母闻讯赶来,见陈丽浑身是伤,老泪纵横,马上报了警。

陈丽后来还是救回来了,但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再也不愿和余信一起生活了,陈丽的父母也就狠下心,不肯和解,不肯签谅解书,强烈要求严惩余信,余信因故意伤害罪入狱。

陈丽和余信离婚,儿子、女儿陈丽都带走了,再也不让余家人见。

余家五兄弟,算算竟然有三个人在狱里,余老头余老太这运气真不是一般的差。

余乐山、余乐水分了家单过,谁也不管余老头余老太。现在还照管余老头余老太的是老三余礼,余礼家里地里的活儿都能干,但是他从早到晚黑着个脸,听说每回喝了酒都会发酒疯,吵嚷着是余老太害了他年轻漂亮的小媳妇儿,害得他这辈子孤零零的一个人过。

余家村的人都说,余礼挺可怜的。

可怜?齐郁杨冷笑。像余礼这种人不是可怜是可恨好吗,人家娇滴滴的姑娘嫁给了他,被他妈逼死了,他连个屁也不敢放。事隔多年,他一直娶不着新媳妇儿,回到家就是冰冷和孤寂,这时他后悔了,埋怨起他爹妈了。就他这样的人,如果余老头余老太手里一直有钱,给他娶个新的年轻漂亮的媳妇儿,这些年他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他早把那可怜早死的原配给忘干净了好吗?

“数来数去,只有四叔过的好。”余乐施叹息,“四叔在余家一直抬不起头,连他亲爹妈都因为他是绝户看不起他。现在呢?清莲这么有出息,四叔四婶也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买房子了,村里人谁知道了不羡慕。”

齐铁庚、余小妮一家,和余义、江小草一家,已经成了余家村的“传奇”。从前的余家村重男轻女,现在的余家村还重男轻女,但提到这两户人家,都说人家只有一个闺女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只要闺女成材,不比儿子差。

说余家村的八卦,余乐施问齐郁杨公司经营的业务,齐郁杨微笑,“接下来会代理大哥大,就是手提电话。现在不是只有bp机能呼叫吗,将来可以拿着大哥大,随时随地通话。”

“功能这么先进?”余乐施听得砸舌。

“会很贵?”余清莲关心价格。

齐郁杨笑,“一开始当然会很贵,估计两万多一部。”

大哥大曾经是炫富的工具,大块头,拿在手里很重,除了打电话没别的功能,而且通话质量不够清晰稳定,常常要喊。虽然如此,大哥大在面世初期还是很紧俏的,有钱难求。

这个年代人们还很淳朴,有钱人就算开辆豪车,老百姓也会以为公家的,不会有特别感觉。但大哥大的面世却不一样,那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往外一拿,立即能收获无数艳羡的目光。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八十年代甜蜜蜜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