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十章 陈王(下)

作品: 昭华撩乱 |作者:海青拿天鹅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4-15 11:2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天气已经凉爽,宫苑之中,玉液池上的荷花虽然已经败了些,却仍有不少争相怒放,似乎赶着这最后一季的时光。

天色已经暗下,皇亲贵胄们云集在凌波殿,陪皇帝在宫苑中行宴游乐,欢声笑语,一派和睦。

内侍禀报萧寰和陈王来到的消息之时,众人都很是惊讶。

“广陵王不是回广陵国去了?”寿阳侯夫人纪氏道,“怎这么快就回来了?”

袁皇后没有答话,心中却诧异,不知为何萧寰会与陈王一同来到。

皇帝道:“宣他上殿。”

内侍退下,没多久,萧寰和陈王的身影一前一后出现在殿前,许多人翘首望着,又是一片嗡嗡的议论之声。

皇帝看到他,脸上露出笑意。

二人上殿来,向皇帝见礼。

“朕昨日还在想,你仲秋许是回不来了。”皇帝看着萧寰,道,“广陵国那般遥远,你莫不是又乘快马疾驰?”

萧寰道:“朔方事务繁忙,儿臣不敢在国中久留。适逢仲秋团圆之日,儿臣不敢教父皇挂念,便算着日子,一路赶回。”

此言一出,殿上响起了一阵赞叹之声。

“子昭实乃孝心可嘉。”周贵人微笑地对皇帝道。

寿阳侯袁广喝一口茶,却不说话。

他看着在不远处落座的陈王,只见他虽一语不发,目光阴沉不定。

袁广心中诧异,直觉他和萧寰一同出现有些蹊跷,碍于当下宾客满堂,实在不好问,只得按捺下来。

宫中的宴乐甚为丰富,晚膳之后,众人又在殿阁中赏月饮酒,殿外乐舞曼妙,赏心悦目。

夜色稍深之时,皇帝已经有了些疲倦之色,众人颇是知趣,纷纷向皇帝拜别,告辞而去。

袁广夫妇向皇帝行礼之时,萧寰忽而道:“孤有一事,欲与父皇及寿阳侯相商,还请寿阳侯留步。”

袁广露出讶色。

“哦?”皇帝道,“商议何事?”

萧寰道:“乃边关之事,今日寿阳侯既然在此,正好谈一谈。”

皇帝颔首,对袁广道:“既如此,卿且留下,议事后再回府。”

袁广只得应下。

他看了看陈王,只见他仍拉着脸,不知在想什么。

袁皇后虽然也想知道萧寰要与袁广商议什么,但碍于后宫不可干政的规矩,见周贵人乖巧地退下了,也只好告退而去。

殿上除了皇帝、萧寰和袁广,还有陈王和梁王。

“子昭既要议事,孤也不便打扰。”梁王微笑着向皇帝道,“儿臣且告退。”

萧寰却道:“弟所议之事,乃关系防务,二位皇兄听上一听无妨。”

梁王露出讶色,朝陈王看了一眼。

陈王面色无波无澜,只看着萧寰。

袁广笑了一声,道:“不知殿下要议何事?”

“便是设立河西都督府和辽东都督府之事。”萧寰说罢,向皇帝道,“父皇明鉴,从辽东到河西,所有戍卫兵马一向归朔方将军府统辖调度,故而无论是匈奴、鲜卑,还是氐人、乌桓,一旦进犯,各地即刻迅速调兵应对。若将辽东兵权分割,无异堤中筑穴,一旦胡人入侵,极易因辖权不接而调度受阻。此事,儿臣已多次向朝中上书陈情,还请父皇明断。”

袁广听得这话,心中冷笑。

原来是为了此事。

在河西都督府和辽东都督府,是袁广提出来的。河西都督府的辖权包括了凉州、秦州和三辅;辽东都督府则包含了京城以东至辽东的大片地域。明面上,这是为了减轻萧寰的征西大将军府戍卫压力,实际则是从萧寰的手上分割兵权,断他二臂。

原因当然不言而喻,萧寰如今已经掌握了从河西到辽东的整个北方防务,虽然直属兵权二十万,但他还能在边疆各州郡临时调用兵马,若将这些数字加起来,乃是远远不止。

这无论是放谁人眼里,都是心腹大患。

就算袁氏有意将萧寰收到自己这边来,但就算陈王将来当了皇帝,袁氏也不可能放心让萧寰这般独大。

于是,袁广在朝中煽动舆论,借口当今边疆已经大致稳定,要求回收征西大将军府的兵权。此事,朝中议论了三年,最近在袁广说服了几个重臣联合推动之后,终于有了眉目。

皇帝以匈奴局势未定为由,暂不考虑设立河西都督府,但辽东都督府的事,他已经松了口,答应让大臣们草拟详案,交朝中审议。

到了这一步,其实与正式设立不过咫尺之遥。有袁氏的影响力在,通过不是难事。

此事,袁广颇是得意。其实对于袁氏而言,辽东都督府比河西都督府更为意义重大。因为辽东离京城最近,一旦京城生变,无论走陆路还是海路,兵马都可迅速到达。

至于都督府的人员,袁广也早已经有所安排。从都督到属官,无一例外都是袁氏的关系。而周氏自然知道袁氏的打算,恨得牙根痒痒,但全然没有办法。

这世界就是这般不讲理,势高一头压死人。

“广陵王殿下此言差矣。”袁广一脸正色,道,“设立此二府,乃朝中大臣共同商议而定,岂可在这殿中私自议论废止。且设立二府,乃是为了巩固边疆戍卫,殿下莫不是舍不得手中兵权?”

萧寰道:“孤自是无意干涉朝政,不过君侯与三皇兄皆乃此事主导,今日既然都在,不若理论理论。过去,边疆各州郡深陷外敌侵扰,战事连年不断,虽出关清剿,却收效甚微。何故?乃是因为诸州兵马固守城池,各自为战,而胡人呼啸如风见缝插针,各个击破,以致我朝顾此失彼,虽忠勇死战,但收效甚微。直至父皇明断,赐征西大将军府以调度诸州兵马调度之权,我朝方得以应对自如,反败为胜。当下虽战事稍停,但各方敌手仍厉兵秣马伺机在动,此事分兵,并非良策,孤故请诸位三思。”

袁广听得这些话,不由觉得萧寰简直幼稚可笑。

萧寰既然知道此事是他和陈王牵的头,还敢当着他们的面提出来。

尤其是陈王。此事,每一份奏章,都是以他的名义起草,事成之后,也是他的政绩,萧寰岂非是在等着他来当面打脸。

袁广想着,看向陈王,却见他盯着萧寰,面色沉沉。

“子茂,”这时,皇帝道,“子昭此言,你以为如何?”

陈王向皇帝一礼,道:“儿臣以为,子昭所言甚是。”

这话出来,除了萧寰,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袁广瞪着他,不知道他在想写什么。

梁王也满面讶色,原本事不关己的模样一下无影无踪,目光狐疑地闪动。

“哦?”皇帝道,“如此说来,你认同子昭所言。”

陈王的喉结动了动,少顷,瓮声瓮气道:“正是。”

袁广不明所以,看着陈王,忙道:“此事不可轻率决断,殿下三思。”

说着,睁着眼睛,向他猛使眼色。

陈王却视而不见,只转头望向皇帝:“儿臣并无轻率之念,亦已三思。子昭所言极是,当下并非设立二府时机。”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交由内侍呈到皇帝案前:“此乃儿臣新拟的奏章,决定撤回设立河西辽东二府之意,往父皇准许。”

袁广看着眼前的一切,目瞪口呆,简直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皇帝拿着那奏章看了看,颔首:“此议甚好,子茂果然有大局之念。”

陈王在席上谦恭一礼,脸上却没有半分喜色。

梁王看着他,又看看袁广,颇觉玩味。

未几,他将目光瞥向萧寰。

他坐在席上,脸上没有半分异色,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有意思。

梁王喝一口茶,唇角弯起。

“你疯了?”出了宫门之后,袁广面色铁青,不顾君臣之礼,对陈王训斥道,“设立二府之事,我等下了多少心血,你怎敢说弃就弃!”

陈王心中烦躁非常,一语不发,径自向马车走去。

“你站住!”袁广喝道,上前想拽住他,却冷不丁被陈王反手一把推开,几乎跌倒。

“孤总有一日会将他们全杀了。”他冷冷道,声音不高不低,目光却阴狠碜人。

袁广瞪着眼,看着他乘车扬长而去,好一会都说不出话来。

太极宫里,萧寰亲手服侍皇帝更衣,扶着他坐到榻上。

皇帝看着他忽而道:“子茂那奏章,是你的意思,对么?”

萧寰没有否认。

“父皇知晓分兵有弊无利,此事断不可行。”他说。

皇帝颔首:“如此也好。此事,朕本想让他们议而不定,拖一拖也就过去了。”

说罢,他苦笑:“你心中必定又是在想,朕只知妥协,倒下一个滕氏,又起来一个袁氏,做这天子又有何用,是么?”

萧寰没有回答。

相似的话,在七年前他出走朔方之前,曾经对皇帝说过。

那时,他得知自己被滕太后强行安排了婚事,气愤至极,去见皇帝。

他质问皇帝,这天下究竟姓萧还是姓滕,为了皇位,是不是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包括他的母亲和他?

这话说出来之后,皇帝目光沉下,给了他一个耳光。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昭华撩乱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