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四十三章 被封海王

作品: 回到明朝当小兵 |作者:星空没有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2-11 02:51|

九桃小说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五年之后,海边沙滩之上,杜悔之、杜不倦正在沙滩上耍,另外一边余云亦和唐玉香在旁边晒太阳。没多久,从老远走来一人,手里提着桶,大笑道:“快来看我抓到什么了,这么大的螃蟹!”

听到螃蟹,二女皆是摇头。这些日子,住在海边,可是吃吐了海味,倒想回去见见猪牛羊了。但不知为何,杜修明却天天一个人去海滩上找东西。

杜悔之、杜不倦倒是很热情,一口一个脆生生的爸爸,跑过去提桶。二女则是将晾凉了的茶,递过去道:“行了,歇歇吧。刚才来消息说,船队从海外赶回来了,还俘虏了洋夷的十几艘船。”

杜修明闻言点头道:“铁甲船出击,自然是无往不利,待我速速拟奏折一封,派船队前去请陛下南巡。对了,家里的东西人丁、物件,都收拾妥当了吧?只要有消息了,咱们立马出海。”

余云亦点头道:“妥当了,一共两千户人家,都是信得过、用得着的良善人家,需要的粮食、农具、耕牛也全都妥当了,只需修明一声令下,咱们就去海外。只是……杨弘、崔镇兵、唐胜、张荣四路人都还未回消息。”

杜修明看了看大海,这些年,他努力收集各海岛的消息,绘制海图。前半年,他派了四支船队。每支船队,都装备一艘铁甲船,十艘木船,分别前往倭岛、宝岛、吕宋等地,力求建立自己的势力。

而他的计划是,等朱厚熜到了江浙以后,就立马启程出海。夺下吕宋岛并把文化传播过去,在那里建立当个土国王。至于倭岛、宝岛等地留下势力,则是方便他以后自己回来。

可现在还没消息回来,真是令人着急。杜修明连说罢了:“先回湖州写了奏折再说,好事多磨。”

唐玉香鼻子一翘道:“什么好事,日子过得好好的,偏要到那些地方去游玩。那些荒蛮之地,就算全打下来,又能给朝廷提供多少赋税。”

杜修明回到:“男人对领土的向往,是你懂不了的。特别是插上咱们的旗帜的时候,哪怕是块土旮旯,也显得熠熠生辉,格外不一样。”

余云亦和唐玉香听了直摇头,但也无奈。事实上,杜修明想要打造的却是一个海上大明。带英凭那么一点地方,就能成就日不落的威名,东南亚这么多未开化的地方,难道还比不过他?

更何况,大明已然有了蒸汽机了。

杜修明要在东南诸岛,先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地,让他们为大明种棉花种粮食种甘蔗,生产各种用品。只要杜修明赚了钱,便会有很多商人加入,到时候大明到海外诸岛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大明某地发生灾害,朝廷赈不了灾,就可以全部送过来。干满五年之后,爱去哪儿去哪儿。甚至所有爱冒险的年轻人,都可以到这边来赚一桶金。

先做工赚钱,再买几块地种甘蔗,自己熬糖,扩大之后,买几个奴隶。这些奴隶,来源自然广泛。东南诸岛将来会是自己人,先不逼他们。往西走有阿三哥和黑叔叔们,把他们抢过来就完了。

但有一条,要先阉后用。不然等他们翻身了,那大明姓白还是姓黑,就不清楚了。

耿义山携胜归来,太湖水师齐齐出来相迎。见了杜修明之后,耿义山才说出这三艘铁甲船的情况。

铁甲船,顾名思义自然是盖了铁甲。别说是刀枪箭矢,就是普通的鸟铳也难以打穿。装铁甲,船的重量自然大增,要是靠人力划桨,就算能浮在水面也只是死靶子,王八壳子再硬,也顶不住别人一直打。

所以铁甲船上,都配了两个蒸汽机左右各一个,另有船帆提供动力。原来水手划桨的地方,都变成了枪炮孔。

若是没有敌人,铁甲船使用船帆。一旦遇见敌人,便猛烧锅炉。船的速度顿时增大,犹如海上的骑兵一般,杀别人一个措手不及。

耿义山这次出征,便占了大便宜。那些洋夷,不就是仗着自己的船只轻便四处劫掠,但他们没料到,自己的轻便小船,竟然完全跑不过大明这庞然大物。犹如羊群之中进了老虎,被杀得落荒而逃。

一番庆祝之后,铁甲船并没停下,而是由耿义山带着往北去了。杜修明这边,迅速写奏折,请天子南巡。

京城之中,过了五年的朱厚熜,已然完全掌握朝政。不论是杨廷和的人还是蒋冕的人,都已经成了过去式,现在是杨一清任内阁首辅,而王阳明却是消失不见了。

自从蒋冕离开之后,王阳明辞官飘然而去,不知踪迹。朱厚熜下令天下寻找,可连影子都找不到,有人说王阳明修道成仙了,还从各地传来一些王阳明的鬼怪故事。

阳明先生离开,蒋太后不久便薨了,当初兴献王府上的老人,接二连三的与世长辞。朱厚熜放眼天下,能和自己心贴心的人,越来越凋零了。转眼之间,到了五年之期。

朱厚熜不由想到,当初杜修明独自进京的时候,承诺在江浙镇守五年,现在五年到了,只怕杜修明也会像阳明先生那样飘然而去。

想到这里,一股孤家寡人的感觉,涌上心头。就在这时,吕芳却急匆匆进来了。朱厚熜眉头一皱,宫里头他不允许有人这么急躁,可又听出是吕芳的脚步,回头看去,只见吕芳惊喜道:“主子,是杜大人的密折。”

朱厚熜脸上喜忧参半,这不会是告别信吧?接过密折,犹豫半天翻开来看,直到看完,朱厚熜才松了口气:“修明这是喜报啊,通知内阁准备,朕要南巡。你再悄悄告诉陈寅和王佐,让他们带人去大沽口等铁甲船。”

吕芳满是高兴,应命而去。朱厚熜转步,来到高处,看着紫禁城的城墙出神,半晌才道:“朝局既安,朕是时候去看看这天下是什么样了。修明啊修明,你会见朕最后一面吗?”

自然是无人回应,朱厚熜眼神中闪过异样,又叫人过来道:“传旨,升杜修明为浙闽提督,统管浙闽海内海外军民事,封东海王。另加一条,此条圣旨放在祖宗祠庙里,传位三世之内不可废。”

圣旨一出,自然是天下震动。大明多少年没有异姓王了,以前那些战功卓越的异姓王都是死后追封,杜修明可是现存的唯一异姓王。但这封地,却是东海,一片海有什么用?

而且这圣旨放在祠庙里,还下严旨三世之内不可废,这是表明了天子的决心,是真正要封杜修明,而不是捧杀。

有人力争废除这封圣旨,说什么杜修明德不配位的话,杜修明的学说是邪门歪道。只不过,朱厚熜顺手将这些人一网打尽。朝中那些只读高头讲章的人,又少了大半,务实的循吏得以入朝。

东海王的消息传出,举世震动,学“机械原理”,研究杜学的读书人,再一次借着这股风潮推销杜学。本来只在京城传播的微末之学,很快便大放光芒。学杜修明能封王,谁还会看不起?

朱厚熜做这一切,是掐准了杜修明即将离开,自己留不住。倒不如给个名誉给他,期望他仍能做一做大明的臣子。

月余之后,朱厚熜安顿好京城这边,便启程南巡。与别的路线不同,他先去泰山举行了封禅仪式,又突然从海路,奔到了江浙,体验了一把铁甲船的威风。杜修明没悄悄走,他要亲手将这一切交给这位大明的掌权者。

君臣际遇,在一小段铁路的开通仪式上,走到了尽头。相遇是意外,分别却是注定。

民间传说,杜修明白日飞升。更有百姓信誓旦旦说看见了云雾,晴天听到了轰隆隆的雷声,杜修明是踩着云雾走的。但据后世历史学家推断,这就是在描述大明第一辆车头的诞生。

大明嘉靖二十三年,严嵩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成为首辅。姚涞加太子少保,以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为次辅。孙祖寿,加太子少师,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生入阁,为三辅。

杜修明随走,他的人才却留在了大明。但历史的轨迹,却并没有完全变走,而是又重合起来。人过中年,朱厚熜还是爱上了修仙问道。

可他现在的修仙不同,他是过于想杜修明,又听说杜修明去海外寻找仙山了,便借着“机械原理”开始修仙,想要找到杜修明。

可不管怎么修仙,不务朝政,终会带来混乱。而且机械修仙的伤害,可比吃丹药拿那种慢性病来得快。

嘉靖三十年,吕芳被人陷害,严嵩等人则被司礼监新上任的太监挑拨离间。朱厚熜的身子,已然十分差了,稀里糊涂罢免他们,启用奸相。奸相上台,为与严嵩不同,则又大举重用清流。

朝政大乱,让朱厚熜的身子,变得更差,眼看就要不行了。只是太子年幼,他也只能干着急。一不小心,就成了东汉末年。

可在这时候,京师外面,却陡然出现一支劲旅。这劲旅轻而易举将京师九门拿下,直入大内,拿下文武百官,诛杀阉竖。朱厚熜躺在床上,听见外面砍砍杀杀,又看了眼泣不成声的太子,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丝念头。

不会是他回来了吧?

(全文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明朝当小兵 九桃小说(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