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1章 斗茶(2)

作品: 好吗好的 |作者:大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11-01 10:0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三)

不是说只有开武馆的才会被踢馆。

开茶馆也会被踢馆,同行是冤家,茶桌就是擂台。

昔年成子随僧人游历时,曾与多个山头的茶农交好,茶者每年的存茶,大半由他一个山头一个山头亲自背回来,加之泡茶技艺高超,识货的人还是有的。名气一大,是非自然也来了。

我替他数过,最多的时候,一个星期有四拨同行上门“切磋”,轻声慢语里刀光剑影,且前赴后继,像极了评书里的武林争霸车轮战。

昨日的输赢暂且不论,单说今朝的来者好气场。

来者是个姑娘,细细的腰长长的大棉布裙子,挎包也是棉布的,还没转身,不知道长得漂亮不漂亮。

纤弱的一个背影,杀气却隐隐,好奇怪,她并未转身,怎么却能感觉到她的嘴角是翘着的,挂着一丝笑意的?

她在笑什么?

和所有来踢馆的同行一样,知己知彼方占先机,她不忙寒暄客气。

偌大的茶架,琳琅满目的茶,姑娘背着手,一饼一饼地细细端详,看也不伸手摸,懂规矩。

六大古茶山她不流连,只在摆着紫鹃、大雪山的茶架前微微前倾……紫鹃争议大,大雪山实属难寻,她明显是个行家。

再看看头上的发髻,典型的茶人装束,簪子是根常见的普洱茶针,豆儿脑袋上有根一模一样的。

……

但见这姑娘猛地一个转身,目光犀利如电!她慢慢抬起胳膊,气贯指尖,眼前一花,手中的茶针已脱手,飞矢流星一般迎面飞来。说时迟那时快,豆儿脑后的茶针不知何时也飞了出来,针尖对针尖,乒的一声脆响,刺啦啦火星一闪……

以上是在扯淡。

茶人踢馆不是华山论剑,怎么可能动拳脚比暗器拼内力?

仅是斗茶而已。

宋呼斗茶,唐称茗战。

贡茶制度始于唐代,官员们争宠,故而搜罗名茶进献时,比对争强。

及至北宋,世道一度河清海晏,世人腾出了心思,自然乐得营造精神享受,斗茶渐成摩登的流行文化,士子文人趋之若鹜,连皇帝都亲力亲为参与其中。斗茶的场景入诗入画,不二风雅。

千年以降,斗茶是雅玩,也渐成赛事。有比赛自然有输赢,自然有得失心。

有些比赛未必是坏事。

近年普洱茶复兴,云南各山头山寨斗茶之风也复兴。春茶一下,现摘现炒,评委现场开汤品评,立判高下,这种斗茶,主要考的是炒茶师的杀青技,说是比赛,其实是在鼓励匠人精神的传承,更是在劝进。

而有些比赛却未必是好事,比如形形色色的茶艺技能大赛。

按理说,考量的理应是泡茶技艺,大多却舍本逐末,比起了台风、服装、茶席布展、pose漂不漂亮,乃至谁长得好。至于泡出来的茶怎样,反倒不重要了。

有意思,既然如此,何不改斗珍珠奶茶蜂蜜柚子茶康师傅冰红茶……

上述皆是时下风行的斗茶模式,传统斗茶规模没那么大。

传统规矩讲究三局两胜,可几人共斗,也可捉对厮杀。斗的范围基本不出香气、口感、茶质、回甘、耐泡度这几项。

每次斗茶,需同样的环境、水、茶具,同样的茶类,同样年份的茶,同样的投茶量,同样的冲泡时间,同样的冲泡手法。

简单来说,最最基本的规矩是你不能拿龙井来跟大红袍斗,不能拿金骏眉与日照青斗,不能拿倚邦和老曼峨斗,不能拿花茶和普洱茶斗……至于对决的双方是老是少、是男是女,倒不是问题。

斗茶不是赌博,赢了也没什么彩头奖品,切磋后若占上风,也仅是证明了自己更强而已,面子事而已。

但往往许多散淡茶人事事散淡,偏偏在茶字上爱争争面子,人性复杂且不可论证,倒也有趣。

我最爱看人和成子斗茶,他是个认输小能手。

与成子斗茶的人,几乎都赢了,众生百态跃然脸上,生动的浮世绘。有的赢家心满意足扬长而去,有的赢家赢了也不高兴,其中有的欲言又止,有的缄默不语,有的终究沉不住气,临走时忍不住发问:何必故意让着我?

都是行家,出手见高低,是输是赢心知肚明。

成子的回答只有一句:认识了就是朋友,有空常来喝茶……

又说:有茶喝,是咱们的福报,喝就好好喝嘛,比啥比?

他享受的是喝茶的过程,不是输赢。

很久没见过成子和人斗茶了。

他后来变本加厉,来者一叫板,自己立马笑呵呵地认,比都不比就认输。

一般茶社的主泡台轻易不让外人坐,他却无所谓,不仅恭恭敬敬地让出主位,而且还有耐心听人吹牛。有些人好为人师,总忍不住倚仗资历给他点儿教诲,他倒也真能听得进去。

如此心境,倒真是没白给他那个僧人师父当徒弟。

豆儿也没白给他当老板娘。

我和成子盯着来者的背影默默无语的那会儿,豆儿取来一只新的建盏,已经不动声色地烫洗干净,她轻轻咳嗽一声:小姐,一起喝杯茶吧。

(四)

姑娘款款坐下。

她瞅瞅那只兔毫建盏,笑意盈盈开口:歹势(不好意思),阮(我)可以用自己的杯子吗?

咦,台湾口音?

姑娘摇摇头:阮是胡建人(我是福建人)。

她从挎包里取出一只小巧的钧窑杯,釉色温润开片均匀,杯如其人,清淡素雅,却颇能动人心——杯口有一抹胭红,好似唇印般诱人。

这样年轻漂亮的姑娘会找人斗茶?说她会喝茶都没几个人信。

万一输了会哭鼻子吗?那可还行,多招人心疼。

我摸摸口袋,太赞了,今天出门带了手绢,而且只擤过一次鼻涕……

再看看豆儿和成子,一个淡着一张脸面无表情,一个憨着一张脸波澜不惊。

也好,这姑娘既然掏出了自己的杯子,摆出的就是讨茶喝的姿态,没有一上来就开门见山要斗茶,还是挺懂礼貌分寸的……也能晚一点儿再尴尬。

且慢,莫非是先借喝茶来刺探泡茶手艺水平高低,接着后发制人?水平不知高低,兵法用得却挺到位的哈,小妹子。

我微微一笑,抢先成子一步,把铸铁老壶拎了起来。

小妹妹,让掌柜的歇会儿,让我来给你泡茶吧,你喝过老茶头没有?可减肥了呢吼吼吼……

豆儿你瞪我干什么?我才不是因为看见人家姑娘长得漂亮说话也嗲才借机搭讪呢,反正你们家成子也不想和人家姑娘斗茶,那干吗不让我好心来和个稀泥呢……

老茶头是人工渥堆发酵后造出的生硬茶块,发酵程度重,存放时间长,比正常的普洱熟茶耐泡,或者说非常难泡——一疙瘩一疙瘩的,硬得像牛肉干。

妹子你别嫌弃,老茶头不好看但好喝,口感就像我……

这个这个这个,口感厚重柔滑,茶汤清澈红亮,安神醒脑消毒祛热,减肥降脂……

嘴上说着,手上也不能停了。

温壶注水,水开投茶15克,水刚没过茶头即可。此地是高原,平均海拔2400多米,沸水水温最高也不过90℃,所以沸水煮1分钟,洗茶醒茶温杯洁具一气成。

将铁壶中剩余茶汤倒尽,重新注水煮3分钟,而后倒入公道杯中分杯品用。

此时,茶气馥郁绵厚,满室皆香。

整套流程一气呵成,怎一个帅字了得!

姑娘也被帅到了,她呷了一口茶,笑吟吟地看了我一眼,虽只一眼,却饱含百般柔情。

接下来她一句话把我说愣了。

她说:美麦(不错),加贺(很好),勐海老厂十余年的老茶是吧?

什么嘴,这是什么嘴?!只一口就能把年份和产地给报出来?

三小!人不可貌相,原来是个高人。

高人敛起笑意,深深地看了成子一眼,问:……可否再取一副茶具,也尝尝我的手艺。

话虽说得客气,却是绵里藏针,赤裸裸地叫板。

谁不知只有在斗茶时茶桌上才会摆放两副茶盘茶具。

豆儿端坐不动,假装没听见,不用回头我也知道成子会说什么……

果不其然,他迅速起身让出主泡台,客客气气地说:不用那么麻烦,您坐这个位置泡茶就可以。

按业界规矩,主家此举是认,等于不战而降。

对来者而言,算是给足了面子,比都不比就能赢,倒也省事。

热脸撞上冷腚,姑娘不领情。

姑娘一笑,垂下眼帘慢慢道:久闻成子哥大智若愚,不与人争……但今天的这次斗茶,却是躲不过去的……

我心下一凛,话说得这么狠,什么来路?

而且……她怎么忽然倒口,说起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我看看成子,憨憨的脸上憨意不减,真想给他一脚,人家话都说得这么不客气了,还装没听懂。

再扭头瞥瞥豆儿,她手摁在公道杯上,出水口微旋,对准了这位高人姑娘——按照江湖规矩,这是下了逐客令。

豆儿的脾气我懂,此举是先礼后兵。她是当过教导主任的人,专治各种不服,真要翻脸吵架寻相骂,还没见有人能把她赢。

姑娘啊姑娘,年纪轻轻哪儿来那么重的争强好胜心?台阶当下你不下,事到如今多尴尬。

姑娘当真好气场,不慌不乱不尴尬。

她盯着公道杯,轻轻摇摇头。豆儿姐,她说,今天我是奉命而来,你就算用开水泼我,我也不会走的……

她又把目光锥在成子脸上,一字一句地说:

今天的这次斗茶,我和我爸爸等了20年了。

(五)

20多年前,一个福建茶客来到云南帕沙。

云南布朗山帕沙村哈尼族村寨,此地盛产帕沙名茶。

福建茶客当年20岁出头,少年老成又难掩意气风发。他家学渊源,上溯两代皆弄器弄茶,耳濡目染下长大。他弃器专茶,年纪轻轻已在家乡茶界扬名立万。

茶客此行跋涉千里,一为购名茶,复为艺成闯天涯。他不住招待所,借宿在勐海茶厂的老制茶师香大爷家。

半生负气自此始,简陋的竹楼里,福建茶客遇到了他的宿世冤家。

同屋借宿的,有个茶科所的中年技术员,男的。

第一天相谈甚欢,相逢是缘,且都爱茶。

第二天起了争端,二人于茶道义理的分歧巨大。

福建茶客奉的是南方茶道,讲究以形为主,主论茶礼茶艺,泡茶前的焚香、闻香、静心是少不了的。

技术员却大不以为然,觉得舍本逐末,形式大于内容。他说:直接把茶泡好了不就得了……

福建茶客急了,如此漠视茶礼,野路子匠人习气啊!丢了静心功夫,如何泡得好茶!又如何品得出好茶?亏你还是茶科所的,怎么能说出这么没水平的话?

技术员就笑: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算了算了睡觉吧,别为了口舌之争伤了和气呀……

福建茶客颇有骨气。

道不同不共屋顶,他卷起铺盖睡在了屋外,血肉之躯喂了一宿花脚山蚊子。

第三天,福建茶客把整套工夫茶具摆好,多说无益,请君斗茶。

茶具是他自带的,香具也是。

技术员倚着门框嘿嘿乐,我的天,小伙子你咋这么较真儿?头发湿漉漉的,难不成还专门沐浴更衣了?

他摸出一瓶新买的花露水,行了别置气了,看你那一脑门的疙瘩,赶紧擦一擦……

福建茶客不为所动,敛气焚香,心平如镜。

日影斑斓,竹楼外鸟鸣声声。

比泡的是帕沙古树春茶,与座者是老制茶师香大爷。

福建茶客开泡,眼观鼻、鼻观心,若入三摩地,举手投足行云流水,隐隐宗师风范……

三碗茶入口,技术员赞许地点点头,香大爷也啧啧称奇。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他赞道,这才是我们帕沙古树茶本有的醇厚滋味!从今往后,你买多少茶我供你多少茶,就这么说定了。

闻赞语也不乱心,泡茶时的福建茶客当真沉得住气,他端坐袅袅香烟间继续泡茶,直到最后一泡茶分完……福建茶客抬起眼时,愣了一下,他问技术员:不是斗茶吗,你拎着个陶罐子干吗?

技术员乐呵呵地趴到地上吹炉火,一边吹一边说:谁要和你斗茶,你泡了茶给我喝,我也泡点茶儿给你喝哈。

他鼻子上蹭了炭灰,模样滑稽,小丑一样。

陶罐陶壶陶碗,全都是他从香大爷屋子里随手拿过来的,茶叶搁在陶壶里,陶壶搁在炉火上。他问香大爷要了根筷子,炒菜一样炒起了茶叶。

福建茶客嗤笑一声,这是什么路数?摊鸡蛋饼吗?干煸芸豆吗?

但第一碗茶入口后,福建茶客的脸色就变了。

同样的水,同样的茶,恁地多了如此浓郁的茶气和香气?!

再喝一碗,彻底傻眼了,相形之下,自己泡的茶简直是泔水啊……

技术员蹲在地上,笑呵呵地看着他:好喝吗?

又拍拍他的膝盖说:茶嘛,好喝就多喝点儿,斗什么斗嘛……

赢了就赢了,何苦奚落人!福建人倔,茶客二话不说起身辞行,茶具香具行李他全不要了,只一味大踏步往门外走,竹楼被踩得嘎吱响,香大爷怎么拦也不好使。

竹楼下福建茶客转身,他扬起铁青着的脸,冲技术员喊:

输是输了!但不服!你不过赢在技巧而已,雕虫小技有什么底蕴……明年我再来时,定在茶技上也盖过你!

他指着技术员喊:明年如果谁不敢来,谁断子绝孙!

林中飞鸟扑棱棱惊起一片,寨子里狗都不敢叫了,全都吓得鸦雀无声。

闽人最重宗祠子嗣,不真动怒不会发这样的血口大誓。

(六)

整整10年后,福建茶客才再度遇见技术员。

光阴如电,时间已从20世纪90年代初,来到了21世纪。

当年的弱冠青年长成一条中年汉子,汉子攥紧技术员的手腕,眼泪噼里啪啦掉下来。

他咬牙切齿地说:我每年都来帕沙等你,足足等了10年!

技术员说:哦……

他低声质问:哦什么哦!为什么爽约,你就不怕断子绝孙?!

技术员单手摘下毛线帽子,露出锃亮的光头一个。

阿弥陀佛,他说,施主别来无恙哦……

技术员10年前就有剃度之心,二人别后没多久,他就在柏林禅寺出了家,早就已经是一个水月游方僧。

福建茶客说:我不管!

他说,认识你之前和之后,我都没有输给过任何人,管你现在是出家还是出殡,都必须和我再比拼一次!不然打死我也不会放你走出这片茶山!

僧人挠挠头,说:哦……

福建茶客擦干眼泪,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10年才等来的这次比拼,要斗就斗一条龙,从采菁、萎凋、杀青、揉捻、晒青、泡茶、品茶……全部过程两个人都必须亲力亲为,誓死要分出个孰高孰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好吗好的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