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部分中国抗日军魂

作品: 抗日 狼烟万里 |作者:飞星骑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7-04 10:1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1、陈文杞(1904-1941,福建莆田人,时任第24师少将高级参谋)

“有我无敌,有敌无我!”

背景:中条山之战,陈文杞率部在闻喜、夏县等地与敌激战,该师余部转移至台寨村附近,再遭日机狂轰滥炸,陈文杞身先士卒,指挥官兵们坚守阵地。在最危急的时刻,陈振臂大呼上述口号,后壮烈殉国。

2、寸性奇(1895-1941,云南腾冲人,时任第3军第12师师长)

“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格人格。”

背景:中条山之战,日军集中重兵攻击第12师,寸性奇率部冲入重围营救友军,后身中八弹,拔刀自杀,这是他的临终遗言。其父寸大进老先生恨自己已经88岁高龄,无力报国,遂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

3、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时任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

“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背景:1942年初,戴安澜率所部200师万余人赴缅参战。在东瓜保卫战前,他留给了妻子上述遗书。后戴安澜在孟关激战中以身殉国,终年38岁。

4、范筑先(1882-1938,山东馆陶人,时任山东第六区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肝脑涂地,亦所不惜”

背景: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他向全国发出如此通电。他的次子范树民在与日寇作战中牺牲,他强忍悲痛说:“我儿为国家民族战死疆场是死得其所。”后聊城失守,范身受重伤,不愿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终年56岁。

5、郝梦龄(1898-1937,河北藁城人,时任第九军军长)

“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后退。我若是后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

背景:1937年忻口会战爆发之前,郝梦龄如此鼓励官兵。战争打到白热化阶段,他亲自到前线督战,郝梦龄是抗日战争里为国捐躯的第一位军长。

6、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人,时任第132师师长)

“不要管我,你回去告诉北平城里的我的老母,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吧!”

背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赵登禹率部在宛平城浴血奋战,被日军飞机炸伤,这是他阵亡前对身边传令兵说的话。

7、黄启东(1891-1938,湖南平江人,时任第23师少将参谋长)

“何以对国家?何以对民族?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徐州会战时,第23师与敌在菏泽激战数昼夜,伤亡惨重。师长李必蕃殉职后,黄启东亲率余部冲锋10余次,头部中弹,仍唤卫士背着他指挥战斗。野战医院院长李少甫劝他上担架,他坚决拒绝,颤抖着说出上述话,最后壮烈殉国。

8、李必蕃(1892-1938,湖南嘉禾人,时任第23师师长)

“误国之罪,一死犹轻,愿我同胞,努力杀敌。”

背景:1938年5月9日,日军十六师团进攻郓城,他率师直属部队与敌军肉搏,后菏泽沦陷。他在城郊腹部中弹,临死前用军用地图反盖于胸,上有如上字样。

9、李家钰(1890-1944,四川蒲江人,时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第47军军长)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背景:1941年2月,四川慰劳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家钰亲笔书写如此字幅。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团军总部在秦家坡陷入日军的伏击圈,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

10、刘湘(1889-1938,四川大邑县人,时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第23集团军总司令)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背景:“七七事变”爆发次日,刘湘准备带病出征,部下多劝他不必出川亲征,他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刘湘最终在前线吐血病发,死前留下如上遗嘱。

11、罗芳珪(1907-1938,湖南衡东人,时任第89师第529团团长)

“今日之战有进无退,有我无敌,后顾者必杀之!”

背景:台儿庄血战打响后,双方反复拉锯战,汤恩伯军团快速驰援,89师罗芳珪团冲杀在前,以上述话号召官兵。在敌从台儿庄溃退的时候,罗芳珪头部和胸部中弹,临死前还以微弱的声音说:“我死不足惜,你们要杀敌前进。”年仅3l岁。

12、马玉仁(1875-1940,江苏盐城人,时任苏鲁战区第一路抗日游击军司令)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马革裹尸,何所惧哉。”

背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玉仁的幕僚劝他保存实力,抗日不如降日。他大怒,下令溺死他,称“谁当汉奸,我就打死谁!”。1940年1月,他率部与日军血战,被其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马玉仁见状,手持冲锋枪,从战壕中一跃而起,带头冲上敌军阵地。他边冲边喊:“子弹不打有福的孩子!”战斗中,马玉仁腹部中弹,壮烈牺牲,终年65岁。

13、彭士量(1904-1943,湖南浏阳人,时任第73军暂五师师长)

“余早具牺牲决心,以报国家。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憾。”

背景:底常德血战,彭士量率部激战一天一夜,后敌机投下重磅炸弹,并用机枪扫射,年仅38岁的彭士量身中数弹,阵亡捐躯。部下在装殓他的遗体时发现上述遗言。

14、齐学启(1900-1945,湖南宁乡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38师副师长)

“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

背景:在缅甸卡萨之战前,齐学启向部下叮嘱。后他身负重伤被俘,决心以死报国,拒绝换药和进食,敌旅团长询问有关情况,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并猛力向前夺刀自刺,后伤重去世。

15、周同(?~1938,河南省开封人,藤县县长)

“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吾愿开此先例。”

背景:周同就任藤县县长近3个月后,日军就开始猛攻藤县,他不分昼夜发动民众组织抵抗,协助王铭章师守卫城池。王铭章战死后,他抚尸大哭,对身边的人说:“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说完纵身一跳从城上坠下,以身殉国。

16、萨师俊(1895-1938,福建闽侯人,时任中山舰舰长)

“诸人尽可离舰就医,惟我身任舰长,职责所在,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

背景:1938年10月,中山舰奉命开赴武汉上游26公里的金口迎敌,遭到日机的狂轰滥炸。中山舰重损不可救,萨师俊左臂、左腿皆重创,化为一血人。部下劝其离舰,萨师俊作此答复,最终与舰共沉江底。

17、王禹九(1902-1939,浙江黄岩市宁溪人,时任第79军少将参谋长)

“值此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我身为军人,为国捐躯,份所应是。”

背景:淞沪会战爆发后,王禹九赴嘉定前线,路过南京,在遗嘱中写给妻子的话。1939年3月20日,79军参加南昌会战,激战3天,79军伤亡过半,军部在虬岭陷入重围。3月27日晨,王禹九率仅存特务连掩护军部突围,浴血苦战至中午,未能成功,王禹九多处中弹牺牲,年38岁。

18、解固基(1897-1937,四川崇宁人,时任川军第43军第26师第152团团长)

“后退半步,格杀勿论!”

背景:淞沪会战战事正激烈之时,152团四连连长正向团长解固基汇报本连情况,忽听友邻团团长大叫:“解团长,你的四连退下来了!”解气愤之极,拔枪便向四连长开了一枪,四连长中弹后,仍举手敬礼向后转身,走了两三步后才倒地,。解固基挥枪大喝如上口号,之后解固基和两个营长阵亡。

19、张自忠(1891-1940,山东临清人,时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吾一日不死,必尽我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

背景:这是他写给弟弟张自明的信。最终,将军以死殉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抗日 狼烟万里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