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章 只有超级个体才能领跑未来职场(1)

作品: 个体崛起 |作者:陈立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03-23 14:5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你的一小时价值多少】

几年前我还在香港念研究生的时候,认识一位BCG(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高管,她每天都特别忙,不停地飞行,不停地参加会议,不停地打电话。我说:“你这么忙,和你聊天都觉得特别有压力,生怕浪费你的时间。”

她说:“客观地讲,我们的时间是很贵的,你知道有个词叫hourlyrate(每小时工资率),也就是说如果客户要买你的一小时,市场上价位是多少。”

我说:“你的hourlyrate有多少?”

“700美金吧。”

我的天,够我当年一个月的饭钱。

1没有什么成本比时间成本更高

越长大,越发现自己对钱的敏感度越来越差,因为钱肯定会越来越多;而对时间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因为时间越来越少。

我一直相信,抽象的时间价值,是可以用具象化的金钱来衡量的。你觉得自己的一小时值多少钱,你的一天值多少钱,基本上就能判断你在什么段位。

网络上有个词一直比较火,叫作放弃你的“无效社交”,说很多社交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自我增值才没有浪费时间。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当一个人的时间本身不值钱的时候,就会很难判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

因为即使节省了所谓无效社交的时间,多出来的时间,也没有用在发挥更大价值的地方,更谈不上产生更大的收益。所以,对普通人来说,放弃无效社交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正如另外一句被说滥的“鸡汤”,说“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其实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伪命题,浪费的前提是有价值呀,如果一个人的时间价值本来就低,哪来浪费可谈呢。

就好比谈恋爱,你判断一个男人是不是真的爱你的标准,不是看他是不是和你在一起,而是他为了你,拒绝了多少个喜欢他的女孩。

普通人和牛人的差别,就是一条:时间成本的高低。

当财富达到一定高度后,你其实自然就会用金钱的价值来衡量时间。你一小时100元和一小时1000元,甚至10,000元,分量当然是不一样的。一个人财富的积累程度和他对时间的吝啬程度,一般都是成正比的。

这时候就会发现,你舍不得花两三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因为花的时间比电影票贵太多,如果电影还不好看,那简直要骂娘;你舍不得花时间和没有深交的朋友吃吃喝喝聊些有的没的,于是你自然摒弃了无效社交;你舍不得买东西的时候货比三家,而更倾向于宁可花多点钱来过滤,你不是用时间换钱,而是用钱换时间。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花时间——这句话开始成为你的信条。

2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网上有句话我特别认同:如果你想找人帮忙,去找那个特别忙的人帮忙,而不是去找那些比较闲的人。因为那个忙的人,只要答应了帮你,就一定会很高效地把事做好。反倒是那个闲的人,很可能会拖延低效,最终帮不了你。

所以你会明白,为什么越有能力选择悠闲的人,越是选择忙碌。而事业没起来,本应该忙碌的人,却往往越有时间。

马云前几年演讲的时候说,自己50岁之后退休,过自己喜欢的平淡日子。但你看现在他把公司交给下属,自己退休了吗?并没有,反而感觉他在网络上越来越霸屏,越来越忙了。

其实这个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正常的。

因为他的影响力更大了,可以做更大的事情了,选择退休无所事事的成本已经大到根本无法计量。换句话说,他的时间更值钱,怎么舍得浪费。

所以,说白了,这是人性,就像人性里无底洞的贪婪、无休止的欲望。一个成功人士,只会把这些事情的优先顺序做个调整,而不可能只选择悠闲的生活。

财富越多,责任越大。

所以,当假期已经结束,大家都开始回到工作岗位,如果一个人的状态是“假期居然就这么快结束啦,我还想多玩几天,没休息够呢”,那么,很抱歉,这种心态的人,大多数(不是全部)事业还没有进入飞速上升期。

很多人不理解所谓工作狂的生活方式,觉得他们只有工作,没有生活。其实不然,这些人确实在有意无意压榨自己的假期,但他们有一套自己独特的作息时间。或者说,他们并不觉得别人在度假休息,自己就也要休息。

时间更自律,人生更自由。

3真正的牛人都是反社交的

我发现,当我们还在渴望社交和连接的时候,很多牛人的行为,往往是反社交的。

我们热衷去高格调的场子,就可以结交些所谓的人脉。有什么饭局都要去参与,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时候的我们,会更重视可能存在的价值,而不太关注时间沉没成本。

而你会发现另一些人,他们生活更简单,更有规律,所以更专注,更有效率。因为他们早早开始明白一个道理——大多数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有个理论:你要了解一个人的段位,你只要看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时间,和如何对待你的时间。

比如我经常不能容忍的就是找别人代购还挑三拣四的人,这就是典型的觉得对方时间不值钱。所以当现在还有人问我说我在香港,能不能帮他代购某样东西的时候,除非我们关系好到不行,不然他就是不尊重我的时间,一定不是我的好朋友,而我一定会拒绝。

约会的时候女孩平白无故地迟到一两个小时,没错,一次两次的话可以被原谅,顺便编两句“亲爱的做什么我都喜欢”这样的鬼话。但如果总是这样,我不得不怀疑你的价值观,难道我爱你,是为了被你消耗成没有时间观念的傻瓜吗?

别耽误我回公司搬砖了好吗。

我有个读者特别有意思,她每次向我咨询一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很主动发一个金额不小的红包,并且说如果我没有时间回答也没关系,搞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我说你不用这样,搞得我都没法拒绝,不戳红包是反人性的好吗。她很严肃地说,当彼此的时间价值不对等的时候,这是唯一体现尊重时间的方式了。

这不是钱的问题,我也不缺这些钱。这是意识层面的,这情商真高啊。

所以,你认为自己的hourlyrate值多少,就大概知道接下来,哪些东西值得追逐,哪些东西应该放弃。

宁可对时间焦虑,也好过对时间无感。

【打工者思维的人,未来将被淘汰】

这两年自己开公司做团队,从领工资到发工资,从对上级负责到对公司负责,除了身份的转变,其实更大的变化来自不同身份带来的一整套思维变化。

领工资的时候,想的是工资什么时候到账,年底奖金有多少,明年会不会加薪,我出了多少力,拿了多少钱。而做老板呢,想的是我花出去的工资和成本,未来怎样才能赚来更多的钱,如何让团队和自己的时间价值最大化。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原来那一套打工思维所带来的局限和陷阱,就是很多人的职场天花板。

1打工者思维挣现在,股权思维要未来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打工者思维更多追求当下的稳定,所谓稳稳的小幸福,每天的小确幸;而股权思维更看重的是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甚至可以为此牺牲还不错的眼前利益。

说白了,打工思维要的是现在,一分钱一分货的小作坊买卖心态;而股权思维要的是未来,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无所有,玩天使投资和杠杆,多少有点赌徒心理。

我倒不是说看重现在就是错,看重未来就一定好。因为这本质上属于风险保守型和风险激进型的区别,风格不同,没有对错。但问题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哪种思维更有利于长期发展呢?

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人跟我谈稳定,谈保障,我会觉得是个笑话。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被抛进时代快速发展的旋涡里了,而且未来的加速度还会越来越大,我们现在处的,不怕文艺的说法,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2017年,我相信很多行业都会重新洗牌,或者加快洗牌的速度。我相信传统银行业的日子会更加艰难,互联网金融会渐渐满足大众理财需求,当政策更加开放,全套金融服务体系将更完善。我相信线上教育会真正迎来春天,看喜马拉雅、得到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平台增长的付费用户和不断进场抢夺赛道的投资人就看得出来,传统线下教育的市场份额会逐渐缩水。再加上AI(人工智能)和VR(虚拟现实)正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奔向大众的视野,更多行业会失守城门。

我经常说,我的总结只代表过去,不代表未来。我的未来判断,也只看到三个月。这点我特别欣赏混沌研习社的李善友教授,每次他发表完长篇大论,末了都要加一句,我所讲的,可能都是错的——我很欣赏他这一点。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大批所谓工作稳定、旱涝保收的人在困惑,为什么人家的收入在指数级增长,我的收入却连维持基本的线性增长都困难?

虽然互联网的想象空间很大,但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人低估了互联网对自己生活和职业的冲击。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今后,这种场景我们会习以为常。

那些执着于当下打工者思维的人该醒醒了,只看当下的人,一般都赢不了未来。

2打工者思维的人,在意所谓价值对等

给多少钱,就卖多少力气,其实这是在扼杀自己的职场未来,拿自己的青春开玩笑。

我的观点一直是,选工作的时候,薪水是应该考虑,但绝对不是第一位考虑的因素,而更要看你工作的平台和你跟的老板如何。平台决定你的眼界,老板往往能升级你做事的思维。好的老板会经常让你觉得自己的想法是:tooyoungtoosimple,sometimesnaive(太年轻太简单,有时天真)。

同样两个人,目前都是一个月一万的薪水,但因为平台和老板的不同,几年后,可能一个人月薪十万,另一个人却只有一两万,或者更惨,甚至面临失业。真的,这样的现实例子太多了。

年轻人一定要争取到好的平台去发展,哪怕人家不付给你薪水,哪怕给他们端茶送水做实习,因为你其实是在投资你自己和你的未来。如果去一个普通的平台赚一些固定的小钱,等于把自己最宝贵的几年青春贱卖了。

你事业的大小,除了与平台的大小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人的天花板在哪儿。打工者思维的人,往往把一份工作想得太浅了。

我前段时间经常责备我团队的人,把我教给他们做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能不能多思考几层,多想几个维度。

比如你做的是助理,弱者思维的人会认为这份工作就是个打杂的,处理一些简单的琐事就好;而强者思维的人,会把这个职位当成公司的最强资源拥有者来对待。

比如我自己公众号的助理,除了帮我写的文章做校对和排版外,其实她也拥有了我新媒体这块的几乎全部资源。一些品牌方来谈商务合作,一般都会先联系她,因为我自己没那么多时间,所以她就拥有了对接各个品牌的人脉资源和渠道关系。她运营我几十万用户订阅的公众号,和去运营几千几万订阅的公众号,整体体验和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也会差很多。

不管她现在从我这里挣多少钱的工资,那都是小价值;她真正的收获,是得到面对和处理各类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及更优质的人脉资源。这两点会让她价值倍增。

这世上从来没有简单肤浅的工作,只有简单肤浅的人。

3永远别用静态的眼光看世界和自己

很多人都是自我设限,自我封闭。我和朋友或团队聊一些新鲜项目的时候,经常听到的话语是:这个我不擅长,这个我不知道,这个以前没有做过呀,然后就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

不会那就学呀,不懂那就去理解呀,没有尝试过,所以才更要看看可能性啊。

因为怕犯错,怕打脸,怕没面子,于是小心翼翼呵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心和仅存的骄傲感。

但是如果一个人永远只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收获的就只是价值的存量,就无法产生新的收入增长点和价值增长点。所以你的收入和能力,永远只是一条可预见的,并不令人兴奋的线性增长曲线。

也许在目前的环境里感觉很舒服,但是,相信我,这个年代,任何舒服,都只是暂时的。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做事业的时候一定要做增量市场,而不要做存量市场。增长才是这个时代最有魅力的词语。

但是,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需要一颗好奇的心,需要一份尝试新可能性的勇气,需要不怕失败的强大心脏和自嘲自黑的幽默心态。

最重要的,就是承认这个世界是动态的,很多事情你是看不懂的,但是,你要去做游戏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所以,从“我应该不行”,换成“要不试试,可能很好玩”。

你要相信,这世上最大的风险,就是什么都没做。

还在用静态的眼光看这世界,你只会越傻越迷茫。

和时代共振,你才会找到既焦虑又舒服的频率。

最后想说,毕竟大多数人都处在资本积累的初始阶段,所以我们都是打工者。虽然是打工者的身份,但一定要跳出打工者的思维,因为:今天越安逸,明天越危险。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个体崛起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