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5章 认清自己是职场进阶的第一步(1)

作品: 个体崛起 |作者:陈立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03-23 14:5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33txs.com)

【工资是职场最大的陷阱】

对老板来说,发工资是所有支出里,成本最低的选项。

一个建筑工人顶着烈日,盖完这座城市漂亮的玻璃大楼,拿了工钱,下个月开始建另一座。但建筑工人的薪水不会随着楼越盖越多而上涨,城市越来越漂亮,而他甚至有可能因为年龄增长而减薪。垒起来的是楼房,低下去的是身价——这是建筑工人的可叹之处。

餐厅端盘子的服务员,每天很辛苦地工作,餐厅可能因为她服务态度认真,有好的口碑和好的生意。但她的工资不太会因为端的盘子越多就越高,或者换一家餐厅就会工资翻倍。端出来的是饭菜,端进去的是青春——这是传菜员的无奈。

没有任何嘲笑和贬损的意思,我们尊重任何行业。但现实就是这样,只因为他们是这个社会中相对弱势的那个群体。

而我们这些出入写字楼的打工白领,看着似乎体面许多,当你觉得公司给你最大的奖励就是下个月给你涨工资,年底给你多发些奖金,那你和他们其实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不都是做着拿青春换钱的交易吗?

1永远不要拿青春和钱去交易

你有没有发现,当年很多新东方的有才的名师,一般做了几年后都从新东方出来了,另起炉灶自己办机构、开学校。

是新东方给的薪水不够高,还是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出来创业的风险?

他们肯定不傻,但是他们凭什么有底气放弃年薪百万的工作自己出来打拼?

是因为在新东方教书的那几年中,老师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价值背书,是教了几万学生后,所带来的学生资源。

也就是说,新东方带给这些老师的个人品牌和资源,远远比他们所拿的薪水要重要得多。

换句话说,假设你离开一家公司,如果只是拿走了你用时间换来的薪水,那说明你混得是很失败的。

一个公司能给你的资源,远比发你薪水重要得多。

我们在招员工的时候,一般会问,你最想从我们这收获什么。如果他回答,希望能有更高的薪水,我们认为这根本不叫有野心,而只能说明格局小,居然最想得到的仅仅是薪水而已,说明没见过世面。

但是如果他说希望将来能负责我们的核心业务,或者担任核心位置,我们是要好好考虑,认真研究下的,这小伙伴胃口很大,很有野心嘛。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轻松地开出一个很高的薪水,但一定慎重挑选坐拥核心位置和资源的人。

这个资源可以是平台,比如你在四大(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被虐了两年后,跳槽出来身价就涨了,因为有四大的平台给你背书。

这个资源可以是人脉,因为公司或老板,你进入了之前根本不可能接触的圈子。人脉对你未来的重要性,我不需要多说了吧。

这个资源可以是眼界,你参与甚至操盘一些大的项目。你经常有一种食物链顶端的感觉,或者用上帝视角来看待事情。你的气质会更稳,认知格局会变得很大。你会展现出有种见过世面的样子,你就会走上职场食物链的上游,逐渐摆脱弱势群体。

生活一定不会亏待认真努力的自己?错了,生活只会不亏待聪明努力的自己。

2最贵的是资源,最便宜的是钱

我经常对我们团队的运营员工说,如果你不是半年前来我这儿工作,而是现在才来面试的话,你肯定第一轮面试就被淘汰了。但是这半年你拥有我这边很多对接的资源,和只有你更熟悉的经验,虽然你工作能力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是要炒掉你的成本太高了,所以你很幸运。

如果一个公司只给你薪水,而不向你倾斜资源,你要有危机感,当心在公司的地位了。因为用钱就能解决的事情,用钱就能解决的人,都是廉价的。

我们再往深一层讲,公司给你的工资,只能让你现在过得体面,但是控制权不在你手里。而且工资是死的,你不可能来撬动更大的可能。

公司给你的资源才真正能成就你的职场未来。

那么问题来了,你凭什么拿到公司核心的资源。

更直白点说,你拿什么和公司谈条件。

有能力没错,但更多的,是你的职场稀缺性,是你的职场品牌,你的话语权。

经纪公司在签艺人的时候,如果对方没有任何名气,就会签比较苛刻的长约,比如捆绑十年,各种利益公司拿大头,因为对方没有话语权;但是如果想签有名气的大牌,那公司就是孙子,对方是爷,大头利益都给到对方,都是他们说了算。

公司和个人,就是一场双方利益的博弈,拼的就是江湖地位。

3职场人,你的江湖地位从哪儿来

从公司吸收平台和资源,壮大自己的势能,没错,但是有没有一种高级的玩法,不是借助资源,而是自己创造资源。

有的,就是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互联网时代,你能连接多少人,决定了你值多少钱。

这个时代,你不仅需要组织或公司给你赋能,你更需要自己给自己赋能。

我经常有些骄傲且厚颜无耻地说,我们现在做项目,不管我们是甲方或乙方,我们都拿出甲方的姿态。因为我们这几年一直在用心做品牌,而品牌是最有话语权的。

很多人觉得我在香港研究生毕业两年后就可以拥有这么迅速的蜕变和成长,不可思议,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

古典有一次讲过,如果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给你公司总监的职位,年薪百万,另一个是你拥有属于自己的100万订阅用户,你会选择要哪一个。

一定是选择后者,因为后者的商业和品牌价值,大于前者至少100倍。

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写作是建立职场品牌最具实操性,也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让你告别低水平的勤奋陷阱,让你工作时间越久越值钱,让你成为职场的甲方,不再委屈和焦虑。

【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在北京,和国有银行的一朋友吃饭。他和我年龄差不多,毕业后一直在银行,规规矩矩,也算是做到了中层,年薪税后30万人民币,买了四环的小房子,谨慎地花钱过日子。

他说他很焦虑。

他说北京机会很多,好些朋友做了公司,前几年邀请他入伙一起干,但是他觉得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份稳定的收入,不敢放弃。

他看过当年觉得不如他的人现在赚了好多钱,也看到那些所谓的精英,一直痛苦地挣扎在融B轮的路上。

他觉得虽然身在北京这座有最活跃的创意、最多的资本、最密集人才的城市,但自己好像是这座城市的局外人、旁观者。这座城市的热闹,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而他这份薪水,越来越觉得鸡肋,吃不饱也饿不死,就像每天的生活一样没劲。

看似奇怪,但细想又合情合理。工资收入,这个大多数人的传统收入模式,在这一轮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正在变得越来越尴尬。

1以前要稳定,现在要可能性

传统的工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当今的新商业,尤其是互联网商业。

工资的增长模式是线性的,而互联网商业的增长模式是呈指数的。

工资收入模式的前提是,一个人是相对静态和稳定的,工资收入的增长是与这个人专业度和丰富经验成正比的,是随着时间呈线性增长的关系。

所以工资存在合理性的一般前提,是这个公司有稳定的架构。

你现在做一个公司,很少会做个公司十年规划,做个三年规划就不错了。一方面,因为现代商业状态下公司的寿命越来越短,我先声明,这不一定是坏事。另一方面,一家公司的迭代速度非常快。

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在于产生了人与人更低成本的连接、更高沟通的效率、更高频的合作交易。一句话总结,就是增大个体的连接力、影响力和未来不可预测的想象空间,是有可能呈现爆炸式指数增长的。

所以传统的工资模式其实是并不太适合互联网商业的,因为太慢了,太没有想象力了,股权模式其实更适合。

又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特别是一线城市,你会发现,如果你仅仅靠工资收入,一般都是买不起房子的。因为工资的涨幅一般跟不上房价涨幅。

所以我身边好多人都有30岁危机,工作了五六年,收入好像增长了,但是和房价、物价、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消费欲望比起来,反而觉得更不满足了。

而幸福的人,更多是前几年拥抱了资产泡沫的人。因为从M2的指数来看,资产的增长一般都会超过工资的增长幅度。

不像美国,这10年的物价指数基本没怎么涨,房价也没有升太多。所以,10年前的10万美元年薪,和现在的10万美元年薪,日子过得差不多。

所以,线性增长的工资,其实开低了你在这个时代可能拥有的更好价钱。

2承认吧,靠工资走不向财务自由

另外,我注意到,在有些行业,工资收入不仅是鸡肋,甚至可能是陷阱。

因为高收入有两个特点,第一是高风险,第二是稀缺性。

工资收入所对应的应该是低风险,因为工资意味着旱涝保收。但现实是,现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因为不敢冒险,职场风险指数反而越来越高。

因为当身边都是翻起的海浪,对于一艘平静的船,说这艘船稳定,就是个笑话;你能做的,就是不断调整船的姿势,和海浪同频共振,即所谓动态平衡。

如果一个人领的是工资,但是所处的行业让你越来越动荡,变得更容易被替代,那么这个工资收入,不仅不是保障,而是职场陷阱了。

举个例子,我一好朋友,在四线城市,和我年龄也差不多,是政府机关领导一把手的秘书,绝对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不错的仕途,但他说他很焦虑。

他说他和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的朋友聊天的时候,虽然大家都很羡慕他现在貌似人生赢家的日子,但是他说:“我有时候会听不太懂他们讲的一些互联网的东西,我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很闭塞,感觉自己落后这个时代了,有种出局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想就会麻木,想起就会觉得恐怖。”

因为公务员这种看似稳定的饭碗,好像这几年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了,而且体制内的很多制约,导致他很难开发自己另一种人生的可能。

他说我每次回家,就特别想和我聊天,觉得我能够带给他外面世界的样子。

所以,互联网带给我们这一代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也有一不留神被淘汰的可能。

人工智能都开始淘汰华尔街的交易员了,未来有哪个人是安全的呢?

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挑选一份工作和规划自己职场路径的时候,工资考量的比例,或许越来越不重要。

或许我们应该多想想如何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变得稀缺,变得有话语权。

或许我们应该多想想如何抓住周期越来越短的机遇,抓住一次人生的资产泡沫,哪怕只有一次,完成原始财富的积累。

就像还在体制内的人,要时刻保持离开体制的能力;就像还在领工资的人,要时刻警惕,你的价值,可能一直被工资低估了。

中产阶级确实在崛起,中产阶级也同样焦虑,至少,你不能跟着船一起沉。

我在北京有两个商业合作伙伴,一个去年从交通部大院里出来,做自媒体人了,做得还不错,一年几百万收入;另一个伙伴两个月前也从体制内出来,跟着一个厉害的互联网人做项目,收入还不稳定,但至少比以前开心。

当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变得不再高度依附,当一个人就可以活成一家公司并且完成和世界的最短连接;而工资,作为个人和组织中间的交易载体,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为——雇佣制会退出舞台,合伙制会成为主流。

【害怕被压榨,那还混什么职场】

最近一段时间我脾气不太好,经常在办公室骂人。导致我在办公室打电话的时候,助理听到音量上来了,就立刻走上来默默把门关了。一方面是今年事情多了,香港财富管理,内地文化传媒,手上可做的事越来越多,时间有限成为最大的瓶颈。而另一方面,发现一些员工的成长速度没有匹配公司的发展速度,职场素质开始落后于我们的要求。

这是我的焦虑,也是他们的危机。

我几个手下的员工和助理,几乎天天加班,周末也没怎么休息。

朋友对我说,你压榨自己也就罢了,你这么压榨员工,他们受得了吗?

我反驳说,第一,每个人对压榨的定义不同,你所认为的压榨,在我看来还算不上,就好像看很多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第二,压榨怎么了,压榨与被压榨,就是最正常的职场生态啊。

1没被压榨过,永远只能是职场新人

职场新人,都需要一段被压榨的岁月,因为职场的第一笔色彩,往往会奠定未来的样子。

我经常和团队的人要求说,这里没有一天八小时算法,在这里工作,上班和下班是没有区别的,工作日和周末是没有分别的。

网上看到一篇流传的文章,说什么一个优秀的员工是不需要加班的,加班说明工作效率太低了,没有做好时间管理。很多人觉得很有道理,认为应该准时下班,应该有双休的,应该不加班的。

这种鸡汤文你也信?如果你在公司不需要加班的话,要么就是这个公司业绩不好,没什么前途了,要么就是你能力不行,没什么价值了。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不管是德勤、普华永道、毕马威还是安永,哪个进去不是虐得跟狗一样,工资还特别低,但是出来后非常值钱;4A广告公司,熬夜赶方案都是家常便饭;我身边一批做咨询的人,忙得几乎分不清日夜。

但是,他们就是精英,就是市场上大家争抢的人才。

另外,等你做了中层,等你有了家庭孩子,再和我谈一天八小时工作的资格。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个体崛起 (33txs.com)”查找最新章节!